新華社東京4月13日電(記者華義)日本政府13日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上百萬噸核廢水過濾并稀釋后排入大海。如此大量的核廢水從何而來?日本具體打算如何排放?核廢水排放入海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從何而來
受2011年發生的大地震及海嘯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堆芯熔毀。事故發生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持續向1至3號機組安全殼內注水以冷卻堆芯并回收廢水。
截至今年3月,加上地下水和雨水的不斷匯入,該核電站內已產生125萬噸核廢水,且以每天140噸的速度增加。其現有儲水罐的容量上限為137萬噸,東電稱到2022年秋季這些儲水罐將全部裝滿,且無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設儲水罐。日本政府和東電認為需確保福島第一核電站內有空間用于儲存反應堆報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放射性物質。
東電還認為,上百萬噸核廢水長期儲存面臨泄漏風險。今年2月13日,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7.3級地震。此次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上千個儲水罐中的53個發生錯位,錯位幅度在3至19厘米之間。
至于為何不在核電站外增設儲水罐,日本政府和東電稱,這需要大量時間與地方政府協調等,遠距離運送核廢水還需更大工作量。批評者認為,此舉不是不可為,而是日本政府和東電不想為。
怎樣排放
據13日的日本內閣會議決定,東電在排放核廢水時,水中所含氚將被稀釋到日本核電站廢水氚排放國家標準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萬貝克勒爾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個排放預計于2041年至2051年福島核電站完成反應堆廢除工作前結束。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廢水含銫、鍶、氚等多種放射性物質。日本政府和東電稱使用名為“多核素去除設備”的過濾設備可過濾掉除氚以外的62種放射性物質,而氚難以從水中清除。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截至2020年6月,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中氚的總活度約860萬億貝克勒爾,平均每升水約73萬貝克勒爾。
不過“多核素去除設備”的實際效果并不如所宣稱的那么理想。截至2020年3月,經這種設備處理過的核廢水中約70%超過排放標準,其中約15%超過排放標準的10至100倍,6%超過排放標準的100倍。這些核廢水都需再次過濾處理。
危害幾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金融與科技聯手 為鄉村振興賦能
下一篇:用多組學“窺見”腦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