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油料作物作為油脂和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富含各種天然活性功能成分,與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息息相關,保障油料有效供給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對于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維護國家食物安全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在“科技創新引領經濟與園藝作物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油料作物育種領域的六大科技進展——
1.建成世界最大油料作物種質資源庫,為種業穩固發展提供核心戰略資源
建成保存國內外油菜、花生、芝麻等種質資源3.6萬余份的世界最大油料作物種質資源庫,已成為我國油料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我國油料科研人員依托種質資源庫,開展了高產、高油、抗病、抗逆、養分高效等優異資源的發掘利用,有效支撐和促進了油料科研與產業高效可持續發展。通過聚合優異性狀,創制出了一批突破性育種材料,其中油菜新品系Q924含油量達65.2%,創世界已報道的油菜含油量最高記錄。
2.油料育種領域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創建油菜超高密超高產理論和技術,有望突破油菜單產瓶頸;創制了油菜多性狀快速聚合育種技術體系,育種效率顯著提升,高含油量育種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全球主導完成甘藍、甘藍型油菜、芝麻等作物全基因組測序與分析工作,合作完成野生花生基因組測序工作,創建植物微衛星DNA發掘與應用基礎平臺,為分子育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狀功能基因并揭示了相關遺傳機理,在國際上首次克隆并鑒定了與含油量正相關的農作物種子性狀細胞質調控基因orf188,過表達該基因可大幅提升油菜種子含油量;利用基因編輯系統敲除油菜MAX1基因,創制出油菜高產新株型優異種質,單株產量有望提高20%;首次成功克隆了油菜裂角抗性基因BnSHP.A9,為分子選育抗裂角親本材料、降低機械化收獲損失提供了理論支撐;揭示十字花科作物根腫病病原的侵染循環過程,為有效控制根腫病發生提供有力支撐;驗證了大豆株型相關基因GmMYB14和GmWri1a改良株型、提高耐密和耐旱性的調控機理。相關成果發表于《Nature Genitics》《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等國際知名期刊。
3.突破性油料新品種支撐種業高質量發展
培育出一批高產穩產優質油料作物新品種,“十三五”審定登記油料新品種104個(油菜新品種51個,花生18個,大豆15個,芝麻16個,油莎豆3個,高油玉米1個),其中,是我國第一個含油量達50%的國審冬油菜品種,在長江流域累計示范推廣2000萬畝以上;高產油宜機收油菜“大地199”“中油雜39”產油量比對照增產18%以上;早熟油菜“陽光131”創我國早熟油菜單產記錄、連續三年居全國早熟油菜品種區試第一名。高油高產早熟花生“中花16”含油量達57.6%,單位面積產油量比對照品種增長30%以上,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全國4個花生主要推廣品種之一,累計推廣2000萬畝以上;油食兼用花生“中花26”含油量達53.71%、油酸含量達78.6%、大面積畝產超過400公斤。高產大豆“中豆44”蛋白+脂肪含量為國審品種中最高,達66.76%;“油6019”創下了畝產303公斤的南方大豆產區高產記錄。育成全球首個硒高效油菜蔬用雜交種“硒滋圓1號”,我國首個宜機收芝麻品種“中芝78”、首個觀食兼用芝麻品種“中芝H16”。
4.油菜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技術推進種業節本增效
針對我國油菜機械化生產程度低和技術集成度差等瓶頸問題,聯合國內優勢單位,通過集成土壤適墑管理、適宜機械化收獲的油菜品種、密度調控、緩控釋全營養一次施肥、聯合機械播種、芽前封閉除草、“一促四防”、機械收獲、秸桿(菌核)腐解等9項核心技術,創建了“油菜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技術”,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陜西等省市主產區開展了集成示范,為全國油菜產業高質高效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模式。該技術推廣面積累計超過1億畝,使油菜生產節本增效300億元以上,全國油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從2007年不足20%提高到53%以上,油菜機械化作業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該成果入選“十三五”我國農業科技十大標志性成果。
5.質量安全與品質評價助力種業服務人民生命健康
基于“安全、營養、綠色、高效、智能”理念,創新性建立了7D功能型菜籽油綠色高效加工技術,構建了科學系統的油料高效加工技術體系,為促進種業服務于營養健康需求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破解了油料產品特異營養成分檢測靈敏度低的難題,發展了油料品質集群算法,創建了主要油料特異品質近紅外快速檢測技術,檢測時間縮短到1分鐘,實現了油酸、亞油酸、生育酚、多酚等特異品質檢測技術的現場化、簡便化、實用化和標準化,已在油料品種選育與種子質量控制領域應用,帶動了我國油料常規品質與特異營養品質同步檢測、同步提升的整體跨越。
6.油菜綠色高產高效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種業效益提升
“十三五”期間,以功能型菜籽油、功能型油菜薹、油菜花農旅融合三大類主導產品開發為重點,集成多功能油菜新品種、菜油兩用技術、7D產地加工等關鍵技術,全產業鏈挖掘油菜“油”“菜”“花”“蜜”等價值模塊產值,在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份開展油菜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集成示范,實現了三產融合和效益大幅提升,為油菜種業綠色高效發展提供了綜合技術解決方案。同時,“硒滋圓”系列菜薹專用油菜、中油彩花系列和美農系列多彩觀光油菜、秋季油菜花海景觀、冬季綠肥油菜等油菜科技成果,為種業效益提升增添了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沙塵暴卷土重來應急避險請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