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作者:翁宗波
策劃:金赫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網友提問:
專家解答:
當前,對陸攻擊已成為航空母艦戰斗群主要的作戰樣式之一。航空母艦戰斗群實施對陸攻擊主要有三種手段:
一是艦載機。這是航空母艦戰斗群實施對陸攻擊的主要力量,其在奪取制空權和制電磁權行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940年,英軍“光輝號”航母憑借艦載機重創意大利軍隊,使人們意識到,艦載機才是航空母艦的主要作戰工具,也是最有效的作戰工具。現代航空母艦可以搭載艦載機數十至數百架,儲存供艦載機使用的彈藥達數百至數千噸,有的還配有核武器。現代航空母艦能在半小時內彈射起飛20多架艦載機,在550千米的作戰半徑內執行戰斗任務。
二是巡航導彈。當對方防空火力十分強大時,艦載機會受到嚴重威脅,這時,就需要用到巡航導彈。巡航導彈是指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主要以巡航態在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與其他對陸攻擊武器相比,巡航導彈有如下優勢。第一,巡航導彈體積小、重量輕,便于各種平臺攜載;第二,巡航導彈的射程遠、飛行高度低、,攻擊突然性大;第三,巡航導彈的命中精度高、摧毀能力強。海灣戰爭為期38天的空襲中,2艘核潛艇及一定數量的水面艦艇共發射了297枚“戰斧”巡航導彈,其中290枚發射成功,242枚擊中目標,命中率達到83.4%。
三是艦炮。艦炮是海軍最古老的艦載武器,在水魚雷、艦載機和導彈武器出現之前,它曾是海軍艦艇上最重要的主戰兵器。雖然導彈的出現使艦炮的作用降為輔助性地位,但它仍將是現代水面艦艇上必不可少的武器。現代艦艇的中小口徑艦炮反應快速、發射率高,隨著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廣泛應用,逐步形成由雷達、光電跟蹤儀等火控系統和艦炮組成的艦炮武器系統。
專家簡介:翁宗波,軍事裝備科普專家,主要從事國內外高科技裝備、各兵種主戰裝備、聯合作戰戰略戰術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兵器》雜志等軍事類報刊雜志發表文章200余篇,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