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注意力和政策旨在把奧運會打造為在建設、發展、舉辦等方面的可持續性樣板,這是值得贊許的。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志4月19日發表的一項評估研究指出,要注意奧運會在可持續方面的表現不能退步,同時,也有一系列提高奧運會可持續性的做法值得推薦。
奧運會是世界上觀看人數最多、最昂貴的活動。受疫情影響被推遲一年的東京奧運會,預計將吸引全球一半的人口觀看賽事報道,預計花費120億到280億美元。盡管奧運會提供了倡導必要的可持續性變革的機會,但迄今尚未對奧運會開展過可持續性的系統評估。
在最新研究中,瑞士洛桑大學研究人員馬汀·穆勒及其同事的研究顯示,自1992年以來,最可持續的奧運會是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研究團隊分析了從1992年到即將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之間的16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并為主辦城市在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性方面的表現打分。根據研究團隊的指標,在這16屆比賽中,平均一屆奧運會的得分是滿分100分的48分,屬于他們估計的“中檔”。其中,預算平衡得分較低,比賽場地和基礎設施的遺留財產和長期可用性得分較高。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和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分別是得分最高的冬季和夏季奧運會,1992年至2008年的冬夏奧運會的得分,顯著高于2010年之后的奧運會,2014年索契冬奧會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則分別是得分最低的冬季和夏季奧運會。
研究團隊提醒需要注意奧運會在可持續方面的表現不應出現下降趨勢。他們同時推薦了一系列提高奧運會可持續性的做法,包括減少現場觀眾數量從而縮小比賽場地;在固定幾座城市輪流舉辦奧運會,以便重復利用賽場和基礎設施;或設立一些可執行的可持續性標準等等。
(記者 張夢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