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張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機器視覺的市場應用快速增長,智能化改造需求日益凸顯,國內智能制造產業鏈的發展呈現明顯加快趨勢。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專家學者近日在一場論壇上有此判斷。
在“第一屆慧遠杯AI+新智造大學生挑戰賽頒獎典禮暨人工智能主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徐德以《深度學習、模仿學習和強化學習原理及其應用》為題,講解三種主流學習原理在人工智能發展中的技術特點及前沿趨勢。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顧慶毅分享了3D結構光原理及應用、3D線激光原理及應用、白光干涉原理及應用,并展示了產業化效果。
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副院長陳海永介紹了光伏電池制造缺陷智能視覺識別方法。他說,光伏電池及組件制造過程復雜工藝操作易導致多種類型缺陷,嚴重影響光伏系統正常發電及工作壽命,發展缺陷智能視覺識別技術能極大提升發電效率,降低經濟損失。
同日舉行的圓桌討論上,另有學者圍繞“智能檢測技術在工業外觀檢測中的應用”展開討論。其間談到工業外觀缺陷檢測需要高昂的人工成本,與會者直言,工人的檢測效率比機器低,還存在視覺疲勞、精神不佳、人員流動率等一系列問題,制造業企業承擔著較大風險。
“工業外觀檢測包含光、機、電、軟、算等各個方面,隨著技術發展早已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敝袊茖W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中科慧遠研發總監沈飛說,未來相關檢測將向智能化、垂直化、精細化方向發展,應用場景還待進一步開發。
中科慧遠是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孵化并成功商業落地的手機蓋板玻璃檢測整機設備制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在3C電子玻璃、定制家具、顯示面板等領域填補了多項行業空白和國產替代。這次,由其發起并承辦的首屆挑戰賽即探索智能制造下的產教融合新模式。
“借助挑戰賽這一平臺,選手們本著‘學以致用,實踐創新’的參賽原則,嘗試提出能解決行業痛點的方法,從而實現技術賦能落地,最終以學術研究反哺產業進步,讓業界有收獲,形成正向循環?!敝锌苹圻h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正濤說。
據悉,比賽內容設為機械控制類、電氣自動化類、視覺軟件類三個賽道,共計百余支團隊、400余人參賽,其中本科生參賽隊伍占比75%。來自河南科技大學的科技啟承團隊獲得一等獎。
專家學者還希冀加速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產業融合,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活動)聯合高校共同打造本地人才培養的沃土,提升人才就業競爭力,促進就業,為澗西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中共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曉陽說。(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