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關愛周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護者計劃啟動

        光明網 2021-04-25 23:30:03

        4月24日,2021年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關愛周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護者計劃在京正式啟動,該公益活動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世界衛生組織兒童心理衛生科研培訓合作中心、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兒童精神學組、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學組等多方聯合主辦、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支持,以進一步提升全社會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認知水平,促進兒童及青少年精神衛生健康發展,助力兒童及青少年全面素質培養。

        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促進中國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圍繞中國青少年人群心理健康問題,進一步搭建和完善政府、醫院、學校、媒體、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各界力量的聯動機制,為促進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俗稱多動癥,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廣度縮小,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和情緒沖動,并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

        據統計,中國兒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為6.26%,約2300萬兒童和青少年患者。ADHD常見于學齡期兒童,但有 70% 的患兒癥狀持續到青春期,30%-50%的患兒癥狀持續到成年期。此外,由于公眾對ADHD的疾病認知不足,我國ADHD就診率很低,僅10% ,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家庭接受了正規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兒童心理衛生科研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南京腦科醫院柯曉燕教授介紹:“中國ADHD疾病負擔重、就診率低,教師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家長,是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孩子心理或行為異常的人,因此加強學校教師對于ADHD的認知了解變得尤為重要。去年我們組織和參與了全國范圍內52場關于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的科學調研活動并將在未來整理發布成報告,為中國ADHD患兒家庭帶去正確、規范的生活、就診指導。我們一直希望通過改善中國ADHD患兒的學習、就診環境,讓孩子們能在多方面的關愛呵護下健康正常的成長。”

        2021年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關愛周舉辦的第三年,在延續第一、第二屆的傳統——開展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的基礎上,此次還正式啟動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守護者計劃”,該計劃為青少年群體提供線上線下綜合性的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教育、互動活動和免費問診為一體的平臺,將在以往“老師-醫生-家長”的1.0內循環的基礎上,建立“學校-醫院-家庭”外循環,構建內外循環雙通道,為今后搭建ADHD規范診療提供數據支持及政策性建議,為全方位提升我國ADHD診療水平,以幫助我國約2300萬患兒擺脫疾病困擾,享有健康發展的機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郭美薦介紹,“在去年的第二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關愛周期間我們啟動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園行’項目,面向全國少年兒童,開展心理咨詢、心理健康知識科普等公益服務,有力推動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養了少年兒童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而今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守護者計劃’將集結更多的社會力量,旨在以小學為主陣地,發揮團教協作、醫教結合的教育示范作用,聚焦學校功能,注重預防和解決青少年學習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

        發布會上,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守護者計劃”項目負責人孫博、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曹慶久教授、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部主任趙曉穎,以及西安楊森副總裁王玉還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園行成果分享及守護者計劃目標及愿景介紹展開討論,圍繞家庭、學校和醫院相結合的疾病管理模式、探索創新的科普教育和疾病篩查方式,以及守護者計劃的后續開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啟動會上還預告了全國首個七大地理區域多中心調研報告的發布,該報告總結了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園行項目成果,并將為更多的ADHD患兒家庭帶去正確、規范的生活、就診指導。關愛周期間,全國多家醫院和醫療機構還將參與在全國各地醫院、社區和學校同時開展的一系列線上直播課堂、線下科普教育講座、義診、青少年心理健康朗誦大賽、短視頻科普等活動。(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