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夯實廣大青少年國防意識,4月28日,永遠跟黨走——科普中國“云游”紅色教育基地系列活動第三站走進馬欄革命紀念館,活動通過線上直播與廣大網友及陜西省多地中小學師生一起重溫馬欄革命歷史,線上觀看量達336.7萬人次。
科普中國“云游”馬欄革命紀念館【直播回看】
據介紹,馬欄革命舊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國防教育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馬欄革命紀念館辦有“馬欄革命史”專題陳列,借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陜甘寧邊區關中特區、關中分區的革命歷史,生動地再現了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展出圖片800余幅,革命文物600多件。
馬欄革命紀念館館長趙養群表示,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少年階段也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本次活動通過直播創新黨史宣傳形式,在青少年群體中扎扎實實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愛國情操,增強民族自豪感。
在陜西省科協的組織下,陜西省中小學生積極參與了本次活動。陜西省科協宣調部副部長雷家棟表示,本次直播活動讓廣大師生能夠堅定理想信念,從革命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陜西省科協將繼續策劃組織多種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讓廣大青少年牢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讓紅色精神永駐心間。
陜西橫山四中李小崗老師表示,“在物質極為貧乏的條件下,馬欄根據地創辦了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師范、陜甘寧邊區第二師范等學校等,不僅培養大批革命需要的人才,也豐富了根據地軍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馬欄革命斗爭中,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更是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公仆,為群眾排憂解難。而現如今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以身作則,時刻為學生的未來著想,應該將這些英雄人物事跡傳播給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們,讓他們明白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陜西榆林高新八小白皓宇說,“通過直播我學習到了馬欄革命紀念館被譽為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老一輩革命家對黨忠誠、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心系群眾、為民謀利的公仆情懷令我感動。我一定刻苦學習,爭取做一個像老前輩那樣優秀的人!”
榆林市九小艾子宸看完直播后說,“老一輩革命家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中,面對困難從不屈服,面對挫折從不退縮,始終堅定革命理想信念的精神令我肅然起敬。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堅定理想,像前輩們學習!”
據了解,該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光明網聯合陜西省科協宣調部承辦,計劃走進全國十余個紅色教育基地,邀請權威專家擔任知識分享人,從科普的角度講述黨史故事、感悟百年風華、激發青春力量,活動將持續到今年7月。(金赫 趙清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