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航空史是如何寫下第一筆的?關于這個問題,航空史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民軍隊的航空史應該從1930年,紅軍擁有第一架戰斗機“列寧號”寫起。
1930年4月16日,在陳家河羅山一帶的赤衛隊,忽然發現空中飛來一個黑影,這個黑影搖搖晃晃,最后落在了附近的樹林之中。這是一架國民黨空軍的飛機,它從武漢飛往開封執行通訊任務,但是遭遇了不良天氣,飛機迷航就落在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于是,赤衛隊蜂擁而上俘獲了飛機,也俘獲了它的飛行員。沒有想到,這竟然就是紅色航空的開始。
這名被俘的飛行員名叫龍文光,1926年,他從黃埔軍校第三期中被選拔了出來,和共產黨人一起到莫斯科接受飛行訓練。龍文光本來就是國民黨左派,所以被俘之后,很快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觀點,并加入了隊伍。得到一批汽油后,這架“列寧號”飛機就開始活躍起來。
為了能夠使這架飛機發揮更好的作用,成立了第一個類似空軍的機構,叫做鄂豫皖航空局。紅軍航空局的局長由龍文光擔任,為了滿足“列寧號”飛機的起降需要,我們還在新集等地先后建立了三個機場,“列寧號”飛機就不斷地開始為紅軍服務。
“列寧號”在根據地試飛成功后,不久便飛往豫南、固始、潢川等地執行空中偵察、投撒傳單等任務?!傲袑幪枴边€飛往漢口投撒宣傳傳單,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極大不安。
1932年1月,紅軍進攻黃安,守敵趙冠英師死守不退,連續一個月沒能攻打下來。這個時候,紅軍決定用“列寧號”對黃安城進行轟炸。當“列寧號”飛機起飛后,敵軍以為是他們的飛機飛來助戰,紛紛出來表示歡迎,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飛行員用改裝了的迫擊炮彈朝下面投擲,進行了第一次紅軍的轟炸。沒想到紅軍有飛機,也沒想到會被轟炸,敵軍軍心大亂逃出黃安,在途中被圍殲,敵師長趙冠英被俘,“列寧號”立下了赫赫戰功。
可惜的是,到了1932年6月,由于汽油用盡,加之敵人大兵壓境,最后不能不把“列寧號”埋在了鄂豫皖的深山之中,紅軍走向了長征。盡管紅軍走向了長征,但是“列寧號”的精神并沒有斷絕。此后,我們的紅色軍隊不斷地開始進行建立空軍的努力。
比如在新疆,我們借巢育鷹,利用反動軍閥盛世才部隊中的航空隊,把我們的人派進去學習航空知識。比如在延安安塞,我們當時建立了自己的航空機構,開始培訓自己的航空人員。比如在東北老航校,我們收留日本的工作人員,讓他們為我們訓練飛行員。最終,我們擁有了一支強大的空軍。
應該說,今天空軍的強大,離不開當年“列寧號”的努力。值得告慰的是,在1950年,收復了鄂豫皖邊區的人民解放軍,在人民群眾的幫助下,找到了“列寧號”的遺骸。
如今,在北京空軍航空博物館里,陳列著一架按照1∶1比例復制的“列寧號”樣機供人們瞻仰,“列寧號”承載著中國工農紅軍的航空夢,成為永久的紀念。
我們今天的轟炸機,已經從雙翼變成了單翼,從1個發動機變成了2個發動機或者4個發動機,從固定式起落架變成了可收放的起落架,這一切體現了人類的技術進步,也體現了紅色軍隊的發展。
?
專家簡介
薩蘇,本名弓云。文史專家,資深記者,作家,撰稿人,國際問題專家。2014年起長期擔任中央電視臺《講武堂》節目主講人,著有《外國記者眼中的八路軍》、《鐵流陜北》、《鐵在燒》等國內、國際暢銷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