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盲盒”為何成為“帶血的生意”?

        新華網 2021-05-08 18:00:04

        新華社成都5月7日電 題:“寵物盲盒”為何成為“帶血的生意”?

        新華社記者董小紅、高搏揚

        近日,志愿者在四川成都一快遞點攔截了160多個“寵物盲盒”,里面的寵物大多奄奄一息,有的甚至已經死去,令人痛心。“寵物盲盒”為何成為“帶血的生意”?

        “踩在小動物尸骨上掙黑心錢”

        “做這種生意的老板,完全是踩在動物尸骨上掙黑心錢。”回想起在成都市金牛區荷花池中通快遞網點發現被打包的160余只小狗小貓,陳運蓮還是久久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

        3日晚,陳運蓮帶著志愿者在該快遞點攔獲了160余個“寵物盲盒”。記者了解到,“寵物盲盒”是指一種“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開箱有驚喜”的娛樂項目。寵物一般被裝在盒子里運輸,由于環境惡劣、缺乏空氣流通,極易造成盒內的動物死亡。

        半個多月前,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基地負責人陳運蓮接到電話反映,荷花池中通快遞網點每晚都有上百只小狗小貓被運走。“有些死掉的小狗小貓直接被扔在路邊,甚至都生蛆了。”陳運蓮說,志愿者暗訪跟蹤半個多月,最后證實了事件的真實性。

        5月3日晚7時,陳運蓮帶著幾名志愿者在該網點蹲守。剛剛天黑,她們就發現一輛平板車拉了滿滿一車的小狗小貓,車內不時傳出小動物的慘叫聲。“箱子全部用綠色的塑料袋蓋著,運送人員動作迅速地將一個個‘活體包裹’搬到貨箱中。”陳運蓮說,貨箱是全密封的,根本沒有空氣流通。

        志愿者們立即撥打了110,并攔住運貨人員、緊急對現場的160余只小動物做了應急處理。小動物們已經被折騰很久了,從市場上被收來、又被關在籠子中運輸,當晚就發現有幾只3個月以下的小狗小貓死掉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志愿者們已將救助的小動物接回救助基地安置,其中出現患病癥狀的38只貓狗已第一時間被送往寵物醫院治療。

        “帶血生意鏈”:電商平臺售賣、晚上偷偷快遞、“死了能補發”

        事件發生后,中通快遞方面公開道歉,稱經調查核實,這批活體動物是平臺電商客戶線上銷售,中通快遞成都荷花池網點違規攬收,并公布了三項整改措施。記者從成都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關注到寄遞“寵物盲盒”相關情況后,郵政管理部門已展開調查。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類似“寵物盲盒”事件時有發生,背后正逐漸形成一條地下產業鏈。“賣家先在電商平臺上打著各種旗號賣,買家下單后,賣家就給快遞點郵寄,快遞點一般會選擇在晚上偷偷寄,快遞單上一般寫‘貨品’。”成都一位快遞點工作人員說。

        在一些電商平臺、短視頻網站上,記者發現,“寵物盲盒”售價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貓、狗、兔子、倉鼠等小動物都能發貨,有的賣家還宣稱“收到有驚喜,死了能補發”。記者詢問一些賣家是否給盲盒里的動物打過疫苗,大多數賣家直接表示“沒有”“不需要”。

        成都一位寵物醫生表示,商家裝進盲盒的小動物多數來路不明、帶病帶菌,且缺乏必要的疫苗接種,而由于運輸途中存在各種風險,不少動物在運抵目的地之前,就已經奄奄一息。即使能夠到達買家手中,結局往往就是被丟棄、自生自滅。

        記者了解到,此次志愿者將一部分救助的小狗小貓送去檢驗后發現,一些小動物身上攜帶了細小病毒,還有的狗已經感染犬瘟病毒。

        一位參與此次現場救助的志愿者透露,這些貓狗發貨地是成都三聯花鳥市場,一方面,市場上的無良商家漠視生命,不顧小動物死活,通過“寵物盲盒”增加噱頭,促進銷量;另一方面,快遞網點多是加盟制,正常貨品一單就掙一兩塊錢,日常經營壓力大,為了多掙點錢,有的快遞網點也愿意與商家勾結,干起“血淋淋”的生意。

        加大打擊力度 規范全鏈條管理

        記者了解到,通過快遞郵寄未經檢驗檢疫的活體動物,在我國早已經是明令禁止的行為。2020年3月19日,國家郵政局向全行業發出通知,要求規范活體動物寄遞、嚴厲打擊非法寄遞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行為。對于可以寄遞的活體動物,企業應當要求寄件人進行安全妥善包裝。在運輸、分揀、投遞環節,要將內件為活體動物的郵件快件進行有效物理隔離,在確保活體動物郵件快件本身安全性的同時,避免其他郵件快件污染、損毀。

        雖然明令禁止,但近年來,“寵物盲盒”熱屢禁不止,折射出背后仍有監管盲區。“對待生命的態度,體現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盲目購買未經檢疫的動物,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是漠視生命的行為。”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韓旭說,從網上買“寵物盲盒”,屬于買賣雙方的私下交易,一般如果沒有及時舉報,政府主管部門主動介入查實很困難。比如,有的快遞點專門在晚上運輸,目的就是掩人耳目。有的消費者也是被商家忽悠購買,一旦發生糾紛,維權很難。

        當前,基層執法也遭遇“多頭管理”的困境。成都一位基層民警告訴記者,此次“寵物盲盒”事件因為警方沒有執法權,已經移交到農業農村局。但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透露,他們負責動物運輸、防疫執法,這類“寵物盲盒”涉及范圍比較復雜,除了運輸防疫,還多數涉及買賣經濟糾紛、生態環保問題等,他們也缺乏完善的執法權。

        “希望相關部門聯合起來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制裁、堅決取締網上非法活體交易的惡劣行為。”陳運蓮呼吁,真正喜歡小動物的人可以用領養代替網絡購買。

        一些關愛小動物的社會人士也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相關動物保護法,規范理順活體動物寄遞的全鏈條管理環節,加大違法行為打擊力度。(董小紅、高搏揚)

        關鍵詞: 寵物 為何 成為 生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