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誘導腫瘤自身產生治療物質

        科技日報 2021-05-19 13:30:03

        科技日報北京5月18日電(記者劉霞)據瑞士蘇黎世大學官網17日消息,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項新技術,使人體能在需要治療的確切位置按需產生治療藥物。這項創新可以減少癌癥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有望更好地將藥物遞送到肺部,為治療新冠肺炎提供解決方案。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修改了名為腺病毒的常見呼吸道病毒,使其能像特洛伊木馬一樣,將治療癌癥的基因直接遞送到腫瘤細胞中。與化療或放療不同,這種方法對健康細胞沒有傷害。而且,一旦打入腫瘤細胞內部,這些被遞送的基因就“化身”為治療性抗體、細胞因子和其他信號物質的模板,引導癌細胞自身產生上述治療物質,從內到外清除腫瘤。正如最新研究負責人謝娜·史密斯所指出的:“我們通過腫瘤自身產生抗癌藥物來誘使其自行消除”。

        研究人員稱這一技術為“屏蔽、重定位腺病毒”(SHREAD),它建立在這項研究另一負責人、該校生物化學系教授安德瑞斯·普呂克通團隊設計的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這些關鍵技術包括將腺病毒引導到身體特定部位,使其不被免疫系統發現等。

        實驗結果表明,利用SHREAD系統,科學家使腫瘤在小鼠乳腺中產生了一種臨床認可的乳腺癌抗體——曲妥珠單抗。而且他們發現,幾天后,SHREAD在腫瘤中產生的抗體比直接注射藥物的多。此外,SHREAD在血液和其他可能發生副作用的組織中的濃度明顯較低。

        此外,他們還使用一種復雜的高分辨率三維成像方法,將身體組織呈現為完全透明,以展示體內產生的治療性抗體如何在腫瘤血管中形成孔隙并破壞腫瘤細胞。

        研究人員稱,SHREAD不僅適用于防治乳腺癌,也適用于遞送各種所謂的生物制劑——強大的蛋白質基藥物。他們正將這一技術應用于一個治療新冠肺炎的項目中。

        他們解釋稱,腺病毒載體已經被用于數種新冠疫苗中,“通過吸入氣霧劑給病人開展SHREAD療法,可以在最需要的肺細胞中有針對性地產生新病毒抗體治療,這將降低成本、增加新冠肺炎療法的可及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