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1+N”政策體系正加速浮出水面,路線圖漸明。《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從國家層面的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到重點領域、重點行業以及各地的碳達峰行動方案均在抓緊制定,部分方案已初步成型并上報,綠色低碳科技攻關、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等保障方案也在積極謀劃。
在“雙碳”目標之下,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加力嚴控“兩高”(高耗能、高污染)項目,開展新一輪排查清理。業內專家認為,當前地方上馬“兩高”項目沖動仍存,建議推動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與能耗強度降低目標和長期“碳中和”目標相匹配,加大源頭管控力度。
我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按照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別降低13.5%、18%。
“目前,正在抓緊編制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研究制定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積極謀劃綠色低碳科技攻關、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等保障方案,進一步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在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整體部署、系統推進、分類施策、重點突破的原則,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深入推進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加快實現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變革,推動2030年前全國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近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透露,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已形成修改完善稿上報相關部委,目標初步定為:2025年前,鋼鐵行業實現碳排放達峰;到2030年,鋼鐵行業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30%,預計將實現碳減排量4.2億噸。水泥、煤炭、電力等行業也在抓緊制定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和路線圖。
地方同樣在密集謀劃。寧夏對標國家標準體系,抓緊部署制定實現碳達峰行動方案。上海提出確保在2025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天津正在深入研究碳達峰方案編制和能源、工業領域碳達峰工作安排,強調確保深入摸清全市碳排放底數,統籌研究、科學量化天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雙碳”目標要求統籌落實、一體推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科學重器聯手打造灣區“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