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航天科研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慶祝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成功。
5月15日拍攝火星探測器著陸火星表面模擬圖。
5月15日7時18分,距離地球3.2億千米之外,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現火星表面軟著陸,穩穩落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引發外媒廣泛關注。
火星探測屬于高風險航天任務。自去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天問一號經歷了近7個月的“奔火”之旅、3個月的“環火”探測和“恐怖9分鐘”,如今“登火”成功,并且即將開展巡視探測。環繞、著陸、巡視,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繞、著、巡”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屬首次。“里程碑”“巨大飛躍”“輝煌時刻”等字眼,高頻出現在外媒對中國登陸火星的報道中。在對中國火星探測取得成就表示祝賀和贊賞之余,國際輿論也對未來中國太空探索發展充滿期待。
“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稱,中國登陸火星是其太空計劃的高光時刻。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火星著陸,使中國成為繼原蘇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登陸火星的國家,也在太空探索的最前沿實現了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加大
下一篇:防沉迷系統,真能管住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