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在喜迎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即將召開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和兩院院士大會之際,5月24日,中國科協牽頭籌辦的“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在國家博物館展出。該展覽由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斗航天衛星應用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新華社等47家單位協辦,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承辦,是科技界在第5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向黨百年華誕的共同獻禮。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并宣布展覽開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表示,百年以來,科技工作者始終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繪就了科學救國、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的奮斗篇章。眾心向黨,自立自強,愛國奮斗,創新創造,是新時代賦予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動蕩變革期,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科技工作者需要用科學家精神鑄就新時代國家脊梁,把論文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向黨、向祖國、向人民交出優秀答卷,讓“跟黨走、為人民”成為科技界的時代最強音。
開幕式上,全體出席人員集體肅立,共同為剛剛逝去的袁隆平、吳孟超院士默哀一分鐘。開幕式現場,視頻連線了浙江杭州同期舉辦的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培育基地(群落)揭牌儀式,正式啟動了“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中國科協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頁面和“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云上展,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學生代表聯合向廣大青年科研工作者發出“傳承精神火炬 勇作創新先鋒”的學風傳承倡議。
本次展覽以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偉大指引為主線,以科學家精神內涵為框架,設立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主題的六部分展區和“眾心向黨 走向復興”專題,將“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革命精神融匯貫穿其中,立體呈現百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學救國,科技報國、興國、強國偉大事業的感人故事,特別是著力呈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重任,迎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潮頭奮力前行的時代壯歌。
據了解,展覽含圖片260余張(含報照、文字版、表格),實物190件套(含科學家書信、手稿、文獻、檔案以及100位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多媒體(含視頻與互動)11個,講述了180余位科學家的故事。所展出實物中,有多件為首次展出的展品,如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全體隊員簽名的防護服、20世紀50年代歸國留學生簽字明信片、屠呦呦獲得的諾貝爾獎章等,錢學森等100位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也在展覽中首次集體亮相。觀眾還能在展覽中觀摩“嫦娥五號”采回的月壤樣品,以及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開幕典禮紀念簽名旗、數學家吳文俊首次用手算驗證“吳方法”的部分手稿等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珍貴展品。
觀眾可在現場通過多媒體大屏進行互動查詢,掃描二維碼了解展覽的補充內容和更多精彩故事。展覽在人民網設立了云上展,公眾可在網上瀏覽更多精彩故事,展覽于5月24日-6月23日在國家博物館展出,隨后將開展全國巡展。(記者 趙清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