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5月31日,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技館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眾心向黨·科耀中華”中國科技館“5·30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題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表示,在中國科協科普部的指導下,中國科技館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門推出“眾心向黨·科耀中華”中國科技館“5·30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題活動,希望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厚植青少年科學夢想的沃土,激發廣大青少年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助力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本次活動共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2021年‘我心向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以下簡稱“聯合行動”)、“百館千場萬人科學家精神宣講聯盟成立”(以下簡稱“百千萬聯盟”),及“普惠共享·你我同行——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科普之星’宣傳推介活動名單發布”。
會上,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正式啟動。據介紹,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于2018年正式發起“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三年間,全國直接參與聯合行動的各大場館及單位已從2018年的62座次升至2020年的242座次,線上線下直接受眾已逾百萬。
隨后,舉行了百千萬聯盟成立儀式,并宣讀《百館千場萬人科學家精神宣講聯盟倡議書》。據了解,“百館千場萬人科學家精神宣講活動”自2019年啟動至今,已陸續推出《是院士也是戰士》八集戰“疫”系列廣播劇、《國士無雙》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廣播劇等多種形式的中國科學家精神宣講作品,在群眾中獲得了很好的反響。聯盟成立后,將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中國科學家精神宣講活動的有序開展。后續,聯盟將與全國各聯盟單位共同建設科學家精神共享資源庫,并推動全國的展演和巡講活動。
活動當天,由中國科技館科技工作者原創繪制的八位院士人物油畫,也為活動增添了一抹別樣的感動:這些作品旨在向鐘南山、張伯禮和李蘭娟等八位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作出杰出貢獻的院士致敬,每一幅作品背后,都鐫刻著一次驚心動魄的沖鋒陷陣,都講述著一段感人至深的醫者仁心。隨后,中國科技館輔導員劉芷廷和中國科技館小小志愿者李昊辰、寧可萱還表演了《國士無雙》詩朗誦,致敬袁隆平和吳孟超兩位院士。
當天舉行的“普惠共享·你我同行——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科普之星’宣傳推介活動”還發布了“科普之星”名單。
2012年,中國科協為促進科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創新實體科技館免費開放、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巡展、科學教育資源開發與共享、科普信息化建設與數字化傳播等科普服務方式。“十三五”期間,新增實體科技館158座、累計達345座,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助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線下服務公眾超4億人次,讓更多公眾享受普惠、泛在的科普公共服務。
“十三五”期間,全國各地涌現了一大批在推動科技館事業發展上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優秀典型。為了激勵更多科普工作者投入到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發展中,不斷提升現代科技館體系影響力和輻射力,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委會承辦“普惠共享·你我同行——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科普之星’”活動,經過公眾網絡投票、專家評審和公示,入選“科普之星·卓越”3個、“科普之星·優秀”55個、“科普之星·提名”86個。
此外,來自十一個不同省市科技館的館長,也在館長論壇上同與會人員分享了在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發展中的經驗與體會,他們的精彩演講得到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同時,圍繞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普設施、科普信息化以及農村中學科技館還舉行了四場平行專題交流會。之后,與會的領導和嘉賓先后參觀了“從這里飛向太空——慶祝建黨100周年中國載人航天互動科普展”和“平行宇宙”科幻主題展覽。(趙清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