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青海西寧舉辦

        光明網 2021-06-06 08:45:05

        光明網訊(記者 蔡琳)6月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寧聯合舉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中宣部副部長傅華,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信長星出席活動并講話。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主持活動。

        今年六五環境日的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旨在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促進全社會形成自覺行動,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黃潤秋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面臨諸多矛盾和挑戰,滿足人民群眾的期待和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要求,仍需全社會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黃潤秋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監管,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

        傅華代表中央文明辦向青海省舉辦國家主場活動表示熱烈祝賀,向致力于生態文明建設、投身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的先進典型致以崇高敬意。他表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關系各行各業、千家萬戶。要堅持統籌協作,匯聚各地各部門的合力,持續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品牌項目,引導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要堅持多措并舉,加大典型宣傳力度,扶持生態文化產業發展,開展生態文化基礎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講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中國故事”。

        王建軍表示,主場活動是一次提升全民生態文明素養的活動,是一次激發敬畏、厚植感恩、致力保護的活動,是一次面向未來、擁抱美好世界的活動。全社會要形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良好風尚,始終敬畏自然、感恩生態、善待環境,煥發出打造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空氣更清新的美好家園的精氣神。他表示,將以舉辦主場活動為重大契機,扎實推進青海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和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用實際行動放大主場活動成果,講好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的故事,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青海貢獻。

        信長星說,近年來,青海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首位,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緊扣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目標,加快推進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全力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國家公園集群,更好地向世人展示“國家公園省、大美青海情”美好形象;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致力于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青海貢獻;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逐步形成適應生態文明理念要求的“硬約束”,用心用情用力守護好中華水塔和大美青海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

        活動宣布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將在遼寧省舉辦?,F場授旗儀式后,遼寧省副省長姜有為表示,近年來,遼寧省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多年來最好水平。遼寧將以舉辦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為契機,篤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遼寧。

        活動現場揭曉了2021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十佳公眾參與案例、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名單,并向10名2021年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頒授聘書。并展示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舉辦地云南省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及青海湖裸鯉增殖放流暨“保護青海湖,我是志愿者”公益宣傳活動情況。

        關鍵詞: 2021 環境日 國家 主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