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家畜基因組揭示山羊起源

        《中國科學報》 2021-06-10 11:00:06

        研究人員分析了山羊遺骸。圖片來源: CENTRAL ZAGROS PROJECT

        居住在伊朗西部高地的古代獵人和農民可能是最早馴養牲畜的人。現在,一項對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家畜基因組進行的測序,也支持了這一觀點。而且,研究人員可能獲得了野生山羊與家養后代過渡階段的基因數據和考古證據。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院動物遺傳學家David MacHugh說,這項研究已經觸及或接近了“山羊馴養的‘原點’”。他說,家畜馴化為人口的增加和社會的復雜化鋪平了道路,“這確實是史前的關鍵時刻之一”。

        20世紀50年代以來,考古學家陸續在伊朗扎格羅斯山脈附近發現了古代牲畜的骨頭。該地區位于新月沃土的東端,后者被認為是農業和一些早期文明的搖籃。這些動物遺骸顯示出被馴化的跡象,比如身體更小、角更短。其中一些遺骸可以追溯到1萬年前。研究人員在該地區也發現了早期豬和羊被馴化的證據。

        為了解早期動物馴化過程,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榮譽退休考古學家Melinda Zeder等人——包括一些伊朗考古學家,分析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從扎格羅斯山脈的兩個遺址(Ganj Dareh和Tepe Abdul Hosein)挖掘出來的山羊骨頭。公元前8200年到公元前7600年,人們在這些山谷中生活、狩獵和種植莊稼。今天家養山羊的野生祖先——野山羊是他們的主要獵物。

        考古證據顯示,那時的人們可能已經在管理羊群,而不僅僅是狩獵。“獵人和牧民關注點不同。” Zeder解釋說,獵人會找體形大的成年動物,但牧民不太關心個體的大小,而是專注于讓雌性動物存活下來,以維持和壯大種群。

        這正是研究人員在兩個遺址中發現的模式。而且,Ganj Dareh出土的土坯上印著的蹄印進一步證明人們在馴養山羊,因為野山羊通常不會在村莊里走動。然而奇怪的是,這些被馴養的山羊看起來就像野山羊——有巨大的身體和角。因此,研究人員轉向分析古DNA以尋找答案。

        科學家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說,通過比較該地區古山羊和現代野生山羊的DNA,他們發現了不同的基因簇,表明前者是彼此雜交的。Zeder說,這證實了馴養山羊種群在很大程度上是與該地區的野山羊分開的。

        最早的馴養山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200年,這使得研究中的DNA成為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家畜基因組。

        在這些早期馴養山羊中,研究人員發現了6種主要的線粒體單倍型,或沿著母系遺傳的基因集,它們都存在于現代家養山羊種群中。Zeder說,這一發現表明今天的山羊是1萬年前馴養山羊的直系后代。在這些古山羊的基因組中,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種名為STIM1-RRM1的基因變體,這種變體已知存在于其他家畜中,有助于減少焦慮并促進學習。

        “這是一項令人著迷的研究。”未參與該研究的德國基爾大學考古學家Cheryl Makarewicz說,研究結果表明,最早的牧民在成功馴化牲畜之前就已完善了管理策略。(唐一塵)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