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修復荒漠化土地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庫布其實踐

        光明網 2021-06-17 14:45:05

        自1949年法國科學家將荒漠化概念引入大眾視野,人類從各自艱難探索到加入《防治荒漠化公約》,經過70多年的努力,地球的綠色面積有所增加。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衛星公布的人類增綠成績單顯示, 21世紀以來中國人工植綠對地球的貢獻最大,占據了1/4。

        今年6月17日我們迎來了第27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放眼全球,綠色成績單遠遠不能讓人類沾沾自喜。全球荒漠化土地超過3600萬平方公里,并且在持續擴張。聯合國的一項統計數據表明,荒漠化土地每年新增5萬至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每分鐘有10個足球場大小的土地變為荒漠。更為嚴峻的現實是,全球52%的農業土地正在遭受中度或嚴重的土壤退化影響,這將直接對全球20億人的生存造成威脅。

        上世紀90年代,聯合國發起《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共同推動人類改善生存環境,拯救我們的地球家園。從生態系統構建的角度來說,荒漠化防治是生物多樣性恢復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石,是打贏地球家園保衛戰系列戰役中的攻堅戰。荒漠化和土地干旱是造成生態系統退化、饑餓貧困和沖突戰亂的根源。源頭問題不解決,另外兩大公約所需要采取的行動將是乏力的,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可持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