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在《功能生態學》在線發表了論文,闡明了氣候變暖通過影響天敵的種群結構和功能從而改變害蟲—天敵種間關系的新機制。
研究員馬春森介紹,目前氣候變化生物學中多研究平均溫度升高對生物及其相互關系的影響。而自然界氣候變化呈現顯著的晝夜不對稱性,夜間溫度升高幅度顯著高于白天,這一不對稱的升溫與平均溫度升高相比,對農業生態系統中典型的捕食性天敵(瓢蟲)、植食性害蟲(蚜蟲)產生截然不同的生物學效應。
平均溫度升高對瓢蟲存活、繁殖和壽命有顯著的負面影響,進而抑制了瓢蟲的種群增長,導致其總捕食量降低,減弱了對蚜蟲的控制作用。相反,等量的夜間溫度升高則對瓢蟲的重要性狀無影響或有正面作用,促進了瓢蟲的種群增長,導致其總捕食量趨于穩定,有利于維持對蚜蟲的控制作用。
因此,夜間變暖通過對天敵本身的種群動態和天敵對害蟲的捕食作用兩方面產生影響,決定了氣候變化下的害蟲—天敵種間關系。該新發現強調了在自然變溫下研究害蟲與天敵種群動態,及天敵防治害蟲效率的重要性。(李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人工智能 讓質檢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