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用列車發射彈道導彈的作戰場景嗎?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2021-06-24 02:00:04

        沒理攪三分:看軍博里展出的戰略彈道導彈發射方式,有核潛艇、發射車,還有鐵路列車。但我怎么沒有見過用列車發射彈道導彈的?

        用列車發射彈道導彈,在冷戰時期有蘇聯的SS-24,美國也曾做過設想和研發。但現在這種發射方式不受重視了,美國俄羅斯都先后中止發展,SS-24也已退役。原因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與他們各自的地理環境和技術條件有關。

        ▲ 蘇聯的SS-24鐵路機動彈道導彈

        第一,戰略環境不同,對鐵路機動戰略導彈的依賴程度不同。

        從地緣戰略環境上看,美國遠遠優于蘇聯,發展這類系統的緊迫感和倚重程度都不高。冷戰時期,美國面臨的核威脅主要來自蘇聯,而他自己西鄰太平洋、東瀕大西洋,國土和海洋面積遼闊,擁有廣闊的戰略生存空間,本土部署有陸基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海上部署有射程可達全球的潛射彈道導彈,在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土耳其等國還部署有戰術核武器,加上英、法的核武器,可從多個方向對蘇聯形成戰略核包圍圈。

        而蘇聯,核對手不僅有美國,還包括英、法等國;雖然陸地面積廣闊,但戰略回旋空間有限;潛射導彈的技術和力量都遠遜于美國。因此蘇聯希望用鐵路機動系統,彌補戰略核力量總體上的不足。

        第二,兩國體制不同,發展條件迥異。

        美國的公共交通體系以私有制為主,而且在公路和空中運輸業的激烈競爭下,鐵路網密度不高,大都集中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城鎮。這卻是鐵路機動導彈系統要竭力回避的,會造成導彈系統的機動范圍較為集中、單一,很容易遭到敵方偵察鎖定。而且私營鐵路公司,在平時訓練、戰備巡邏和戰時應急機動等方面,協調難度大。這些原因,使得美國當年研制MX戰略導彈時,一提出鐵路機動方案就遭到強烈的輿論和地方政府的反對。后來雖然對MX導彈進行了鐵路機動的原型測試,但還是下馬了。

        而蘇聯,鐵路資源為國有制,使用和調配都很便利,而且地廣人稀,非常適合廣域機動,提高鐵路機動導彈系統的生存能力。

        以上兩點主要原因,造成美蘇兩國在鐵路機動導彈上,成果不同。

        美國直到MX導彈被裁減、退出現役,也未能完成該彈鐵路機動發射型號的研制。據俄羅斯軍事科學院教授維爾達諾夫的判斷,美國直到最后,都沒能徹底解決一些關鍵技術問題,比如導彈從發射筒彈出后啟動主發動機,噴射氣流如何排放。

        ▲ 美國設計的鐵路機動導彈系統

        ▲ 美國構想的鐵路導彈系統部署陣地

        ▲ 美國構想的鐵路機動導彈系統部署掩體

        ▲ 美國構想的鐵路導彈系統發射起豎場景

        ▲ 美國構想的MX鐵路導彈系統

        而蘇聯,高層直接關注和支持SS-24型鐵路機動戰略導彈的研制。1987年10月20日,首列以鐵路機動部署的SS-24彈道導彈列車,投入戰斗執勤,開創了戰略導彈鐵路機動發射這一全新作戰模式。

        雖然SS-24在彈體技術上不如美國的MX,但總體作戰能力很強。從研發到裝備后,美國都一直在通過各種渠道竭力打壓其發展,比如將其列在限制和削減戰略導彈名單的前列。趁蘇聯解體的機會,美國與俄羅斯簽署《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和《進一步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俄羅斯政府也因經濟嚴重萎縮,SS-24導彈的制造廠大多在烏克蘭,維護更新困難,就順水推舟地削減SS-24等導彈,以爭取政治上的戰略主動。最終在2001年11月,蘇聯時代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實際部署的鐵路機動導彈,SS-24系統,宣布退出現役。

        此后由于美國在反導條約和戰略削減條約上反復食言,俄羅斯在2012年12月設想恢復鐵路機動戰略導彈,上馬了“巴爾古津”計劃:將公路機動的“亞爾斯”導彈配置在新的鐵路機動系統上。但是在2017年12月,俄羅斯宣布中止該計劃,此后的《2018-2027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清單中也沒有它。這主要是因為能源、外交等問題導致經濟下滑,俄羅斯無力支撐龐大的研制和部署經費。雖然有消息稱俄羅斯在堅持相關預研和關鍵技術測試,但在短時間內恢復已經不大可能。

        總結起來,鐵路機動戰略導彈系統技術復雜、運行體系龐大,因此其發展和部署不僅取決于軍事戰略需要,還受到國家地理和地緣政治、導彈和鐵路技術、人口分布和鐵路基礎,以及經濟和國家管理體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適合并有能力發展它的國家,很少。

        李文盛:電子工程學士及軍事學碩士,原總參某部高級工程師,從事軍事信息與軍事戰略研究,以及遠程作戰問題研究,長期參加中國軍控學會《年度國際軍備控制與裁軍報告》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全球核態勢評估(年度)報告》的撰寫,在軍內外十余家刊物發表學術及軍事科普論文400余篇,參與《俄羅新軍事基本情況》、《美國未來作戰系統》等多部論著撰寫,主持或參加了多項國家及軍隊科研項目,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多項,為核戰略與核武器發展、作戰使用專家,在防空與反導,以及常規遠程作戰方面也有較深研究。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李文盛

        策劃:金赫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關鍵詞: 現在 還有 列車 發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