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南昌城不僅“長高”了,也“長大”了。縱向,摩天大樓鱗次櫛比,城市天際線不斷刷新;橫向,通過行政區域的調整,南昌市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重由8%躍升為40%。城市框架不斷拉大,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也隨之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朵云
集約共享海量資源
在自然資源部機構改革的大力推動以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南昌市自然資源建設面臨著“智慧”化升級需求。為改變因系統建設分散、數據共享困難、服務難以銜接而造成的數據 “孤島現象”,浪潮以自然資源管理“智慧”化解決方案,為南昌市自然資源局量身打造了標準化機房,并通過云平臺搭建,形成了南昌市協同一體、支撐有力、運行順暢的自然資源私有云環境,納入南昌市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實現硬件資源的統一管理、統一分配、統一部署、統一監控。
一平臺
全面應對智慧轉型需求
自然資源數據量大,增量也大,業務繁雜,南昌市自然資源管理升級面臨深度挑戰:數據未能有效整合關聯、更新不及時;分析、決策力度不夠;服務難以銜接。由此,打破原有信息系統數據呈現的“碎片”化狀態,實現自然資源精細化管理,成為自然資源管理“智慧”化轉型的關鍵。
在自然資源部和省自然資源廳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框架及指導下,南昌市自然資源局制定了一套全市范圍內自然資源信息化標準規范,確保數據高效共享與應用系統無縫對接,保障平臺的安全、規范建設與運行。同時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南昌市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對資源、數據、服務、應用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為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提供支撐。
一中心
提供統一工作“底圖”
為實現數據資源的規范化、全面化和精準化,浪潮充分結合南昌市自然資源業務需求和自然資源行業信息化實際情況,根據基礎元數據資料,采用云計算、云存儲、數據集成、數據可視化等關鍵技術,規劃建立自然資源數據目錄,形成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數據資源目錄文檔,進而建立全面、翔實、準確的南昌市國土空間數據資源中心。
該數據中心涵蓋測繪、土地、規劃、地質礦產、不動產等業務領域,形成物理上分散、邏輯上集中、可統一管理和提供服務的數據資源,為自然資源工作提供統一工作“底圖”。
一張圖
全市自然資源可視化展現
一平臺,一個數據中心為自然資源工作提供資源管理及數據支持。在此基礎之上,為實現南昌市自然資源全業務網上運行,浪潮對業務系統進行統一規劃、升級改造,并著重組裝搭建“一張圖”管理系統,支持對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從預審、報批、征收、儲備、供應全過程、全周期追溯,實現圖-屬-檔一體化查詢。
“一張圖”的建設按照數據資源目錄,以現狀、規劃、管理、以及社會經濟四大類數據,整合形成116個數據庫、239個數據集、1397個空間數據圖層,并實現對圖層資源進行集中展現,同時通過多屏模式選擇,對業務圖層進行多窗口顯示、比對、聯動,實現自然資源空間數據的統一管理、集中展示,切實解決已建基礎數據庫在日常業務管理中無法充分應用的問題,進一步實現資源狀況“一覽無余”,資源家底“心中有數”。
N應用
全業務線上運行
基于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提供的平臺支撐,數據中心一張圖提供的數據支撐,浪潮順應自然資源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和南昌市具體需求,通過數字技術與自然資源深度融合,打造了完備的應用體系,涵蓋國土空間規劃、建設用地管理、土地征收與儲備、采礦權管理、不動產登記、政務辦公等應用,其中搭建的自然資源數據動態監管系統,實現了對南昌市自然資源數據及各項業務的綜合監管,從時間、空間維度實現對各業務環節指標的動態跟蹤,最終實現數據“統一上云、業務互通、協同運行”,從而打造自然資源管理新模式,助力南昌自然資源管理向智慧化加速邁進。
自然資源管理智慧化是自然資源智慧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圍繞“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南昌市筑牢云網基礎,繼續推進大數據和信息技術在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等各領域的運用。未來,基于信息化建設整體框架,浪潮將為南昌提供更多高價值解決方案,用科技開拓自然資源建設新局面的前行方向。(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念活東西部科技協作“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