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都再度“加碼”。近日召開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全面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份“含金量”十足的《決定》中,從優化城市創新空間結構,到構建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再到新賽道構筑競爭優勢……成都正為全面推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構建一座“城市級”的高能級創新場景。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成都將如何下好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一盤棋”?日前,成都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打造創新策源 提升成都科技創新能級
6月7日,在成都興隆湖畔,西部(成都)科學城和天府實驗室正式揭牌,未來這里將推動更多大裝置大平臺布局,吸引更多科研機構和企業入駐,形成有機的科技創新生態。目前,作為四川爭創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的天府實驗室,已全面啟動建設,選址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圍繞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生態環境3大領域的4個方向布局建設。
這是當前成都的科技創新戰略布局的縮影,在《決定》中,成都明確提出要突出創新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創新引領,著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新引擎、現代產業體系新標桿、創新要素聚集新高地等,筑牢戰略支撐和物質基礎,為成都未來科技創新格局提出全新規劃。
成都市科技局局長丁小斌介紹,在城市創新的戰略設計和布局上,成都將圍繞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統籌推進國家科技創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天府實驗室“四層架構”;在空間布局上,將進一步優化以“兩區一城多點”為主的布局方式,突出以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為創新極核,聯動產業功能區和高品質科創空間等。
“成都將打造戰略科技創新平臺、校院地協同創新平臺、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三類高能級創新平臺。”丁小斌說,其中戰略科技創新平臺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等;校院地協同創新平臺主要圍繞產業發展,引導大院大所和企業共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將圍繞全市“5+5+1”產業和未來產業賽道,布局“國字號”技術創新平臺。
站穩優勢賽道,也要競逐未來賽道
7月30日,敲鐘聲再次響起,四川天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登陸科創板。這是年內第6家登陸科創板的成都企業。至此,成都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已經達到10家。細看成都科創板上市企業所屬行業領域,生物醫藥、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恰好都是成都積極搶占的優勢賽道。
站穩優勢賽道,也要競逐未來賽道。在此次召開的成都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上,“新賽道”成為與會人員熱議的高頻詞。什么是“新賽道”?就是以新技術新模式為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或細分領域,它們具有引領性發展、顛覆性創新、爆發式成長特性。
成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快布局“新賽道”,是要搶占發展先機,以培育新賽手、建設新賽場為支撐,把發展新經濟布局新賽道作為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塑造新優勢的關鍵一招,加快走出一條轉型突圍、變道超車的城市進階躍升之路。
為此,成都基于全球科技創新趨勢和產業發展規律等基礎,明確提出將瞄準量子計算等新技術賽道;生物疫苗、腦科學等新生物賽道;新能源、綠色氫能等新能源賽道;無人機、高性能材料等新制造賽道;數字文創、現代時尚等新生活賽道布局,力爭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贏得主動、占據高點。
而布局新賽道的關鍵,正是培育“新賽手”。“我們正在制定人才新政‘3.0’版本,主要是聚焦高能級的全球的領軍人才,聚焦新職業的人才,為城市的發展聚集這些資源。”丁小斌說,成都將聚焦新賽道布局和產業鏈協同,建立新賽道企業培育庫,加快培育一批獨角獸、行業領軍企業和頭部企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陳 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草原天眼——明安圖觀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