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日從吉林省吉林市獲悉,中國科研團隊在該市田間試種的水稻新品種,可有效改善因極端天氣產生的倒伏和減產問題,這對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科研團隊與地方單位合作在吉林市下轄的舒蘭市水曲柳鎮設置育種示范試驗田,合作開展水稻適應性測試試驗,培育“豐碩3號”“盛禾1號”等審定品種及測試“302”“105”等優勢品系。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重大平臺中心主任劉君介紹,以“豐碩3號”“302”為代表的新品種(系)無論是產量、口感、抗病性,還是應對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帶來的倒伏問題,都表現出色。
劉君介紹,“302”的食味值(大米口感的主要指標)高達87-89分,香味濃郁,每公頃稻谷區域測試產量穩定在17000斤左右。
據悉,該科研團隊通過整理該地區3年來的科研數據以及結合實際效果,得出了上述結論。
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顯示,近50年來,中國極端強降水事件呈增多趨勢,且氣候系統變暖仍在持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進一步加劇。
劉君表示,極端天氣不僅會造成糧食直接減產,還會給農民后續“搶救”莊稼帶來困難?!八镜狗螅瑹o法使用機械作業,農民需要付出高昂的體力成本?!?/p>
過去幾年,劉君帶領的科研團隊輾轉中國東北地區多地,試種驗證多個水稻品種(系),積累了大量育種及種植經驗。2020年,該團隊在吉林舒蘭的小型試驗田遭遇極端降雨天氣,“豐碩3號”“302”等水稻新品種(系)的優異表現吸引不少種糧大戶的關注。
舒蘭種植戶王艷華說,科研團隊提供的數據非常有吸引力,今年她種植了上百公頃新品種(系)試驗田。(記者石洪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人工智能何時擺脫“增長陷阱”
下一篇:尋找新冠肺炎療法,為何這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