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郝東云團隊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王向峰團隊在《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在線發表研究論文,對250份大豆種質材料進行了深度全基因組重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構建了大豆性狀耦合的遺傳關聯網絡。
該研究解析了全球250個代表性大豆種質的群體結構和遺傳分類,鑒定了370個與大豆改良相關的強選擇信號,這些選擇信號大部分位于與產量和品質性狀相關的基因組區域。研究支持大豆遺傳水平的亞群劃分與其地理分布的強相關性,支持大豆的中國起源以及大豆從地方種到栽培種的馴化路徑。
此外,該研究還構建了包括株型、顏色、油分、異黃酮、蛋白質和產量六大類,34個性狀和 853個基因的遺傳網絡,其中15個樞紐節點中包含367個一因多效基因。在這個網絡中,同一類性狀在整個網絡中有更緊密的關聯;不同類別的性狀也會通過樞紐節點產生關聯。樞紐節點中的關鍵基因可作為性狀耦合的遺傳基礎,為分子設計育種提供理論依據。(王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