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再添一個超十億噸大油田!
中國石油8月25日發布消息,大慶油田依靠自主創新發現預測地質儲量12.68億噸頁巖油。這標志著我國頁巖油勘探開發取得重大戰略突破。幾代大慶石油人“大慶底下再找一個大慶”的夢想實現了。
理論獲得了哪些突破?
新聞發布會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地質師,頁巖油勘探開發指揮部總指揮何文淵回答了科技日報記者的提問。
何文淵介紹,古龍頁巖油新會戰是一個重大的理論突破和系統性的集成。首先在理論認識上取得四項突破性認識。發現了古龍頁巖具有受頁理控制的縫孔儲集體系,突破了頁巖儲層物性差的傳統認識;發現了高黏土頁巖源儲一體、含油性好,突破了頁巖油主要賦存于砂巖、碳酸鹽巖夾層中的傳統認識;發現了古龍頁巖生油窗口寬,高成熟階段仍可以液態生烴為主,突破了Ro(生油巖成熟度)大于1.3%以氣為主的傳統認識;發現了水敏礦物蒙脫石“消亡線”,突破了高黏土頁巖可壓性差的傳統認識。這些突破性認識,實現了從陸相頁巖“生”油到陸相頁巖“產”油的跨越,實現了從經典石油地質學運移成藏到高有機質頁巖原位成藏的跨越。
關鍵技術取得了哪些重大進步?
“油田的發現,得益于關鍵工程技術上的重大進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國文介紹說。
古龍泥級頁巖儲層呈現“千層餅”狀,人工裂縫易沿層理起裂和延伸,導致連續加砂難、壓裂液控量難。古龍頁巖油工程技術打破瓶頸,創新形成優快鉆井、復合壓裂等自主化、特色化、高效化的系列技術。
大慶油田通過實驗攻關,創新形成了長水平段井眼清潔的工藝技術,突破了短起下鉆清除巖屑床的常規認識。不到一年時間,鉆井水平段長度從1500米提高到2500米,鉆井周期從113天提速到最短的18.8天,實現了由打不成到打得好、打得準、打得快。同時,結合力學實驗分析及現場測試試驗,突破非常規壓裂理論,確定了深穿透射孔模式,創新了逆混合壓裂方式,實現了由壓不進到壓得準、壓得好。
產量將達到怎樣的預期?
大慶油田是我國陸上最大石油生產基地,60多年來累計生產原油超24億噸。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古龍頁巖油勘探重大戰略突破,是松遼盆地勘探開發新的里程碑。
“古龍頁巖油的成功實踐標志著松遼盆地進入非常規時代,是大慶油田長期穩產的重要物質基礎。”朱國文介紹說,在科學意義方面,將實現從陸相頁巖生油到陸相頁巖產油的理論突破。油田川渝探區的平安1井在侏羅系涼高山組頁巖測試獲超百方油、十萬方氣的高產油氣流,就是古龍頁巖油觀點、方法在四川盆地陸相頁巖油的具體實踐和成功復制。
下一步,大慶油田將把古龍頁巖油作為重要戰略領域,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加快推進各項工作。2021年將實施100口井,已完鉆58口井,試油27口井,已有25口井見油,17口井獲工業油氣流。目前正按“項目化管理、市場化運行、平臺化布井、工廠化作業、智能化管控、低碳化發展”全新模式,開展開發先導試驗,積極推動大慶古龍陸相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十四五”將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10億噸,頁巖油年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
(科技日報大慶8月25日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繞太陽旋轉速度最快小行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