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發揮高校科技創新優勢、優質人才優勢,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博士科技服務團近日前往河南省漯河市,與當地政府及地方食品生產企業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為地方解決發展中的難題,奉獻科技力量。
三赴漯河
以專業力量助力產業發展
國家“十四五”規劃強調,要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出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在此指引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校企加強合作,共同以科技之力破解產業痛點。
漯河市是一座食品加工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的食品名城。江南大學依托學科優勢、科研優勢與漯河市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和廣闊的合作前景。在今年7月江南大學與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江南大學副校長顧正彪表示,江南大學的學科特色與漯河市的食品產業優勢高度契合,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而且前期就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學校將加快推進合作進度,開展密切協作,加強在食品深加工、食品安全、行業標準等方面的務實合作,推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攻關和人才的優質化培養。
據了解,該校的食品博士團曾于2008年、2013年兩次去漯河赴企業實地參觀調研,教授、博士們圍繞企業在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了科技服務,受到當地政府和企業的一致好評。此次科技服務活動中,博士團一行先后深入衛龍集團、雙匯集團、恒瑞淀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生產車間、研發中心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企業研發、生產現狀。
漯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景超表示,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利用江南大學學科優勢充分發展漯河食品產業,實現互惠互利、共贏發展。他希望,同學們立足專業特色,在實踐中增長才智,為漯河食品產業發展添磚加瓦。
衛龍集團副總裁劉忠思介紹了衛龍集團的發展現狀,對江南大學提供的技術支持表示感謝。他希望,雙方繼續加強合作,推動辣味食品健康發展。
漯河行對參加社會實踐的博士們而言,也是受教育、長才干的良好鍛煉機會。“真正來到生產車間、研發中心,感覺與我們平時在實驗室里做實驗還是很不一樣的。”食品學院博士研究生楊調調說。博士團成員與企業一線技術人員主要就3個方面進行了交流:探討關于超高效液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等大型儀器使用技巧,就企業目前檢測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分析與處理;與發酵科技術人員進行微生物發酵方面的探討,結合自身專業以及國內外發展趨勢,對鹵水中微生物發酵技術等進行交流;圍繞與企業相關的食品安全標準、原輔料以及產品的安全防控措施等進行交流與學習。
走訪200余家食企
解決技術難題170余項
近年來,我國食品行業快速發展,基礎研究不斷深化,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品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高。但與此同時,也存在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產學研用結合不夠緊密、企業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這些因素嚴重影響和制約了食品工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針對我國食品行業中小微企業數量較多,面臨著技術薄弱、人才緊缺等一系列痛點,江南大學食品學院自1999年開始,本著“科學服務促發展,惠民強國增活力”的社會責任,派出博士生利用暑假時間前往食品企業走訪調研,為企業解決生產實際中的技術問題。博士團通過走訪,考察了解地方產業對科研技術和人才的需求,結合優勢學科建設,開展深入基層、服務地方產業的社會實踐、科技對接活動。
江南大學是中國輕工食品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高校之一。長期以來,該校堅持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致力推進產教研用深度融合,校地合作成效不斷顯現。
2020年暑假,博士團前往貴州從江,針對當地百香果、香禾糯等特色農副產品資源開發及深加工進行科技幫扶,以推動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博士團赴福建廈門就“燕窩最佳汽蒸時間快速確定”“新形態燕窩產品的開發”“燕窩的儲藏特性分析”和“低利用率燕碎制備高功能特性唾液酸的研究”等專題,向燕之屋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2018年,赴貴州銅仁就傳統釀造食品發酵調控技術、植物油水酶法提取技術和茶葉深加工現狀進行技術推介。
20年來,團隊成員共走訪200余家食品企業,足跡遍布全國12個省15個市縣,總里程達16000公里,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170余項。團隊始終秉持“科研服務生產、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初心,通過發揮專業優勢、精準服務地方,用科技改善民生,用實踐譜寫青春夢想。博士團連續9年獲得江蘇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江蘇省大學生優秀志愿項目,團隊還先后赴山東濟寧、福建龍海、江蘇六合等地,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舉辦食品行業產學研對接交流會。連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