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合作社”落地眉縣 探路農業轉型升級

        中國網 2021-09-01 15:00:06

        當你購買水果時,市場會給出不同價位的多種選擇,但高端水果始終是進口品牌的天下。以獼猴桃為例,中國作為獼猴桃種植面積與產量世界第一的原產國,卻缺少高端品牌,果品單價更是相差10倍以上。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水果總量供應足,但優質特色品牌水果不能滿足需求,需要大量依靠進口。2020年,我國水果進口總額更是首次突破了100億美元。

        翻看近20年《中國品牌價值100強》榜單,它見證了中國消費領域品牌的誕生和指數級增長,但在上榜者中,卻鮮有農產品品牌。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空洞”,國內農產品品牌化還有很多路要走。

        在此契機下,以數字供應鏈的模式加盟經營的數字農場模式,打破農企種地不賺錢的魔咒,將中國農產品品牌建設向國際品牌看齊。

        擁抱數字化,搶奪農業消費市場的主動權

        由于缺少統一的品牌戰略和標準化管理模式,國內農作物的種植以地域性散戶經營為主,品質也不穩定。IT行業出身、從事農業多年的大氣候集團CEO易丙洪在公司成立初期,跑遍了中國大部分縣域種植區,尋找數字農業的痛點切入口。

        他表示:“就像選購奶粉產品,中國消費者是非常愿意為高端食品付費的,當國產產品無法滿足需求時,自然就會將目光投向進口,導致了定價權長期被國外所掌握。想要拿回農業消費市場的主導權,就需要在生產端幫助農民增效增收,在銷售端提升消費者認同感。”

        要擺脫這一困境,擁抱數字化成為提升農業品牌價值的唯一路徑。

        通過五年的深耕,團隊自主研發了物聯網硬件和農業SaaS系統,孵化了眉縣數字獼猴桃品牌“Sunkiwi新奇味”。

        在Sunkiwi獼猴桃種植基地,通過農眼智能監測、蟲感知、智灌等硬件產品和氣候云AOS平臺,能夠精準監測并采集農場基地的氣象環境、土壤、蟲情、農作物生長、工人作業、農資使用等20多項數據,再通過大數據分析、云計算,實現遠程監管、農作物長勢評估、產量預估、投入品管理、全程可視化溯源等種植基地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在采摘和分揀端,傳統倉儲形式被以市場SKU(Stock Keeping Unit,保存庫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單位)規格指導的數字分級倉取代,實現5層數字化選果、基地直發全國,延長倉儲期的同時減少損耗率,保證消費者手里的產品標準一致、口感一致。

        易丙洪表示:“農業企業的經營成本逐年攀升,盈利卻呈下降趨勢,為了改變這現狀,我們推出大氣農場這種新型合作模式,以數字合作社模式實現本地化聯合運營,幫助農業企業解決經營思路、高端人才、管理工具、資本支持等缺失項問題,幫助農業生產型企業打破‘7年回本’、‘3億規模天花板’等魔咒。”

        據了解,目前,大氣農場在眉縣成立的數字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已有數十位獼猴桃專業種植戶加入,合作社計劃在三年內完成高標準數字獼猴桃基地建設2.6萬畝,實現累計銷售獼猴桃5萬噸、營收20億元,創造凈利潤6.6億元,為農戶帶來總額1億元的品牌溢價分紅,帶動當地農戶2000戶增收。

        對標國際品牌,數字化品牌漸成“氣候”

        電商及物流產業的發展,讓大氣農場這種形式成為優質產區的集成樣板,數字化品牌將眉縣獼猴桃賣到單顆14元,每顆產品都有專屬溯源碼,直接面向高品質、品牌化的缺口市場,直接對標國際品牌。

        2018年,農眼智能監測管理系統,助力福建琯溪蜜柚實現優果率達80%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30%以上;2020年,助力云浮市郁南縣種植無核黃皮的農戶增產20%;今年5月,與澳大利亞Molloon Investments達成戰略合作,開展農產品溯源、牧場監管、草種種植、土壤修復等服務。這樣的項目成果密集的分布在大氣候集團六年多的發展歷程中。

        截至目前,公司已實現盈利,并面向全國千余個大型農產品渠道商,將加盟模式帶到全國26個省份和海外8個國家,加盟超過4000個數字農場,累計服務加盟農場品牌150個,累計助農增收超過10億元。

        通過農場模式,訓練了從孵化品牌、構建種植模型、建立分紅模式、產供銷等構建完整產業體系的能力,但國內大部分農村地區基礎建設薄弱、改造成本高,對農場模式認知不足,想要實現模式推廣,還需進行市場教育。

        針對這些問題,一方面基于數字農場超過24億條的生產數據,不斷加強對技術研發的投入,讓數據成為可循環利用的研究資源,研發人員占到團隊的60%以上;另一方面,針對農業市場地域性強等問題,不斷提升市場開拓能力。

        “例如,分級采摘會增加成本,但消費端的低賠付不僅可以覆蓋成本,還能建立品牌價值,提升中間效率。我們還要讓更多的農企老板意識到,想要提升土地利用率、縮短承包回報期、降低風險,最終還是要擁抱數字化、標準化全鏈生產。”

        (記者薛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