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積極響應“回收目標責任制”

        中國電子報 2021-09-02 15:45:07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其總體要求,到2023年,發展一批家電生產企業實施回收目標責任制的示范標桿,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回收處理模式和經驗做法。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萬春暉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有利于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回收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暢通國內家電市場消費內循環,促進家電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延伸生產者責任

        據了解,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消費和貿易國,我國不僅是廢舊家電產生大國,還處于家電報廢高峰期。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我國主要家電產品的社會保有量總計約20.1億臺。國家發改委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淘汰的廢舊家電數量達1億至1.2億臺,并以平均每年20%的漲幅增長。

        萬春暉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中國每銷售一臺家電新品的同時需要回收處理一臺廢電器。據萬春暉介紹,當前我國廢家電回收主要以社會回收為主。由于各種原因,相當部分廢棄家電被不規范拆解或者是翻新后進入二手市場,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的同時,給消費者帶來了安全隱患。

        在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魯建國看來,我國在家電回收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好,所以需要用政策來推動,特別是相關企業要承擔起社會責任。

        我國于2012年出臺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為了降低產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采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原則,將生產者的責任延伸到其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通過向家電生產商、進口商征收處理費用,補貼給正規拆解處理企業。至今,共有5批109家處理企業列入基金補貼企業名單,取得了明顯成效。

        本次《通知》是為了深入貫徹去年發布的《關于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推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通知》要求,到2023年,發展一批家電生產企業實施回收目標責任制的示范標桿,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回收處理模式和經驗做法。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秘書長管世翾指出,《通知》對生產者應履行的回收責任進行目標量化,是深入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重要手段。《通知》明確提出,鼓勵家電生產企業依托產品銷售維修服務網絡構建廢舊家電逆向回收體系,進一步優化回收渠道,暢通家電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利用,為家電生產企業更好履行回收責任指明了方向。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王學軍提到,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不但對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劑,更重要的是它可為其他領域提供良好的范例。未來相關的制度和做法可以逐步推廣,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

        “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一方面有利于探索適合于中國國情的回收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暢通國內家電市場消費內循環;另一方面,廢家電的拆解、循環、再利用有利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萬春暉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家電企業積極響應

        關鍵詞: 家電 企業 積極 響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