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截止七月底,浙江全省今年已累計完成食品抽檢121727批次,發現不合格2908批次,不合格率2.39%。據了解,依據抽檢結果,同期浙江全省不合格核查處置任務應辦案件5445件已全部辦結,三個月內按時辦結率99.8%,立案率92.1%。
據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為加快提升食品抽檢質量和效益,著力落實全環節質量提升措施,迭代升級數字化場景應用,進一步完善風險發現、評估、預警和治理閉環工作體系,防范食品安全重大風險,取得顯著成效。
創新模式提升效率形成閉環管理
據了解,為及時發布抽檢及核查處置信息,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發布工作的通知》,明確信息公示崗位職責、工作要求,指導基層依法、規范發布、及時發布。上半年發布抽檢信息通告19期15611批次抽檢結果,風險防控通告3期55件案件,核查處置通告2期39件案件。
同時,為提升抽檢效率,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推廣湖州市創新建立的“快速粗篩監測+點穴執法抽檢”基層抽檢模式,建立以食品抽檢數據評價風險治理成效制度,開展年度重點風險隱患“回頭看”抽檢。
據介紹,為及時完成核查處置案件,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還指導長興縣開展“抽、檢、研、處”一體化體系建設試點,推動湖州各縣率先組建縣級食品安全風險綜合治理中心。落實“周提醒、月通報、季督查”制度,每周進行線上督促,每月、季度發布通報。截至目前,浙江全省不合格核查處置任務應辦案件辦結率都達到100%,其中監督抽檢案件按時完成率達到99.8%,市縣級食用農產品應辦案件按時完成率100%,受理不合格食品復檢全部按時辦結,受理不合格異議全部及時答復。
據了解,為強化抽檢大數據應用,建立抽檢數據分類統計制度和重點風險隱患清單制度,組織專家撰寫半年度、年度、專項及評價性抽檢分析報告,梳理半年度、年度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完成60余份150余萬字分析報告。圍繞熱點食品安全事件開展應急專項監測工作,組織專家進行會商研判,為相關部門、相關處室開展專項治理提供靶向和專業支撐。
數字智治 提升抽檢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
據了解,應用數字技術提高抽檢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是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今年抽檢工作創新的一個重點。通過在浙江省政府政務服務APP“浙里辦”開發省市抽檢分離“雙隨機”功能,在“浙政釘”開發縣級抽檢分離“雙隨機”功能,建立省市縣“雙隨機”抽樣人員庫和抽檢區域庫,各地除應急抽檢、跟蹤抽檢、執法抽檢外,其余抽檢任務全部實施“雙隨機”。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省市縣三級抽檢任務全部實施抽檢分離,縣級抽檢全部由執法人員完成,省市縣三級雙隨機率達90%,其中省市雙隨機率達97%。在“浙里辦”app上線“隨手掃碼查”、“食品安全地圖”、“你點我檢”等疊加功能,讓社會公眾能夠參與到抽檢工作中來,既提高了監管透明度,也提升公眾參與度、滿意度。
利用數字化創建風險評估新模式,實現抽檢與風險研判智慧化。據介紹,圍繞食品安全風險信息收集、分析、預警、處置四大環節,通過構建“一圖、一指數、一清單”新型風險評價模型,研發并上線“風險評估預警”、“問題智治”兩大食品抽檢數字化協同應用場景,打造風險閉環管理新機制。利用“浙食鏈”探索抽檢全程質控功能,創新“鏈上點檢”新形式,啟動鏈上隨機、鎖定、召回及信息入碼等功能開發,能夠對相同企業、品種、項目的企業自檢報告和監督抽檢報告自動進行比,對偏差值大的進行智能預警,實現了對上鏈生產經營企業實施“點穴式”全覆蓋精準抽檢。
據介紹,為利用數字技術方便企業辦事,浙江上線企業復檢異議在線辦理模塊,針對傳統紙質異議申請方式費時費力問題,在“浙江政務服務網”上線企業異議在線申請功能,企業可直接在線申請異議,監管部門在線受理,辦理過程實時查詢并提供短信通知,辦理結果在線查看。針對傳統模式下復檢機構依靠負責人員隨機指定,隨機性和公正性難以保證問題,開發“雙隨機”復檢機構模塊,“異議辦理平臺”建立全省復檢機構名錄庫,通過系統一鍵搖號隨機選出復檢承檢機構,排除人為因素干擾,復檢辦理過程更公正、更透明,同時復檢機構,企業反響良好。截止目前,全省各地已在線受理復檢40件,異議16件。
(記者孫博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毫米波雷達走出“汽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