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PM2.5來源:各類源絕對量“瘦身” 生活源占比躍升第二大源

        新華網 2021-09-06 17:15:06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6日發布了第三輪PM2.5來源解析研究成果。在北京本地排放中,各類源絕對量實現“瘦身”,移動源占比(46%)仍最大,生活源占比(16%)躍升為第二大源,揚塵源占比顯著下降,工業源占比略有下降。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劉保獻說,與上一次來源解析結果比較,北京本地排放中各類源絕對量實現“瘦身”。研究主要結論表明,現階段北京市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近六成,其中移動源、生活源、揚塵源、工業源和燃煤源分擔率分別為46%、16%、11%、10%和3%,農業及自然本底等其他源約占14%。

        劉保獻介紹,在北京本地排放中,移動源中,柴油車與汽油車占比較大;生活源中,溶劑使用和汽修等服務業貢獻突出;揚塵源主要以道路揚塵和施工揚塵為主;工業源中石油化工、水泥建材等行業占比較大。

        數據顯示,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與本地排放呈現“四六開”,分擔率分別為42%和58%。區域傳輸以東南、西南傳輸通道為主。

        相較上一次來源解析結果,區域傳輸對北京的影響增加近一成,且隨著污染級別增大,區域傳輸分擔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重污染日(PM2.5日均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的區域傳輸平均占比超過六成。

        劉保獻介紹,重污染日的區域傳輸分擔率達64%±8%,是全年平均傳輸水平的1.5倍,表明區域協同減排是下一階段空氣改善的關鍵。

        據了解,本次“北京市現階段大氣PM2.5精細化來源解析”是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在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和北京市政府支持下,由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等高校和科研單位共同完成,為下一階段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提供科學支撐。

        此前的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北京市分別開展了首次、第二次大氣PM2.5來源解析。

        關鍵詞: 北京 PM2 5 來源 各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