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綠色創新發展大會:中國碳中和目標將帶動130多億元投資

        中國新聞網 2021-09-07 22:00:27

        第六屆中國國際綠色創新發展大會現場。 鄭江洛 攝

        中新網廈門9月7日電 (鄭江洛)“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帶動130多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事業任重道遠,更大有可為。”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7日在中國國際綠色創新發展大會視頻致辭表示。

        當天,第六屆中國國際綠色創新發展大會在廈門舉辦。據介紹,根據相關機構測算,全球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預計需要投資92萬億美元。解振華說,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將帶動幾十萬億甚至上百萬億美元的投資和市場,培育新興產業,增加數千萬有尊嚴的就業崗位。

        在當前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全球積極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大背景下,大會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綠色發展目標——共建新平臺、共創新生態、共享新成果”為主題,由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主辦。

        解振華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這意味著中國將進行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需要付出艱巨努力才能實現。“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各行各業、各個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攜手釆取積極行動。”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會長馬秀紅表示,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改變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尤其是在后疫情發展時代,創新增長、綠色發展與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各國政府共同關注的發展主題,綠色發展理念、綠色低碳技術、綠色低碳產品、綠色低碳服務的不斷創新,正在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和新時期科技競爭的重要新興領域。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李勇通過視頻連線說,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對全球社會造成巨大影響,技術變革和綠色創新對于包容和可持續的工業發展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這場社會經濟危機復蘇的驅動力。

        李勇認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創新和碳中和投資,同時也需要有效的全球技術和知識轉讓。后疫情時代的“新常態”將越來越多地受到數字轉型、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綠色技術及其在包容和可持續工業發展方面的創新應用的推動。“讓我們充分利用當前的這個機會,建設我們想要的未來。”(完)

        關鍵詞: 中國 國際 綠色 創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