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驗6”船9月13日電(記者代小佩)9月13日上午,“實驗6”科考船航行至南海北部海域,船上的科考隊員在本航次中第一次使用了多聯浮游生物分層拖網(MultiNet,以下簡稱多聯網)進行科考作業。
多聯網是一種海洋儀器,可以自動對海洋浮游生物連續分層采樣,能在連續的水層中進行水平采樣和垂直采樣。
多聯網的整個系統由甲板控制單元、水下控制單元、不銹鋼框架、網衣、網底管等組成,5或9只網袋通過拉鏈連接器連接在不銹鋼框架的帆布部分上。
這些網袋的網孔大小在55微米到500微米之間不等,科考隊員根據不同的研究需求選擇不同孔徑的網袋。網袋的開合通過一個電池驅動的馬達單元激發,控制網袋開關的指令則是通過甲板控制單元和水下單元之間的單芯和多芯電纜傳輸。
水下單元中集成一個壓力傳感器,深度和所有其他系統相關數據會一起在甲板控制單元的液晶顯示屏上顯示。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考察船隊工程技術中心工程師、“實驗6”科考設備主管李先鵬稱,多聯網的價格并不便宜。“連接5個網袋的多聯網單臺售價100多萬元,連接9個網袋的多聯網單臺售價200多萬元。而且,一直在漲價中?!?/p>
“實驗6”首航中,科考隊員使用的多聯網由德國生產。“目前,國內還沒有企業生產多聯網?!崩钕腮i介紹。
為何國內沒有企業生產多聯網這種海洋儀器?李先鵬表示,一是因為多聯網使用的場景有限,市場空間有限;二是多聯網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設計研發成本,而投入大量成本之后,未必能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超過德國現有的產品。
而多聯網是國際公認的用于海洋浮游生物連續分層采樣的海洋科考利器。“所以,多聯網賣得很貴。獨家的、好的產品,市場就是比較好做。”李先鵬表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