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中醫藥博物館傳承中醫藥文化

        中國中醫藥報3版 2021-09-15 12:45:06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的鑰匙?!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推進中醫藥博物館事業發展,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把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中小學進一步豐富中醫藥文化教育,使中醫藥成為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為我們建設好、利用好中醫藥博物館(文化展館)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努力目標。如何利用好、發揮好中醫院中醫藥博物館(文化展館)宣傳陣地和中醫藥文化傳承的橋梁紐帶作用?如何進一步講好中醫藥發展故事,讓更多的人信中醫、看中醫,為“活力新城、魅力館陶”和“健康館陶”建設提供良好健康環境?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中醫院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

        借勢造力。實踐證明,借助中醫藥博物館面向全社會弘揚中醫藥文化,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是一條非常簡便有效的宣傳方法,也是很好的中醫藥文化宣傳路徑。

        建好陣地。高標準建設好中醫藥博物館,打造縣域中醫藥文化宣傳主陣地。館陶縣中醫藥博物館(館陶縣中醫藥文化展廳)建設,以中醫藥特色突出、形象設計新穎得到社會各界好評。中醫院整體搬遷后,2014年,在醫院綜合大樓四樓建設了1500平方米的博物館展廳,依托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研究中心,開展民間中醫藥古籍、古方、單方、驗方及特色診療技術的全面調查、挖掘整理,并做好審核上報工作,對古方、古籍和中醫藥傳統知識做好保護和推廣應用工作。博物館建成以來,先后迎接社會各界參觀研學人員12萬人次,收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博物館內圖文并茂地呈現了彭祖艾灸養生文化、南北朝李亮名醫家族、館陶中醫藥事業發展歷程介紹,以及近現代中醫藥發展概況和新中國成立后館陶縣中醫藥事業發展成效。數字翔實、原汁原味、要素齊全,真實可信,把館陶中醫藥發展史講得明明白白??梢哉f,一處展覽博物館就是一部教科書、活詞典、大學堂,來者可以領悟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名人效應。借助中醫藥歷史大醫事跡,發揮中醫藥名人效應。傳說中彭祖曾在館陶行醫治病,恩澤鄉里,留下彭艾救人的故事;名醫扁鵲曾云游四方,行醫路過館陶,虎守杏林典故流傳千年;南北朝館陶籍名醫李亮家族忠孝雙全,醫德官德俱佳美名傳;多位中醫藥名家在館陶,留下膾炙人口的中醫名篇。新中國成立后全縣中醫藥事業得到發展。1987年館陶縣中醫院成立后,調動各方專家力量實現大發展、快發展,成為全縣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火車頭,開足馬力奔跑30多年。國家啟動新一輪公立醫院改革后,館陶縣成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真抓實干激勵縣、河北省醫改試點縣、河北省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樣板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省市領導多次給予醫院關懷指導。這些文字照片的展示起到鼓勁促進作用。

        講好故事。發揮中醫藥博物館(文化展館)文物收藏保護、學術研究和宣傳教育、文化傳播的功能優勢,收集整理民間歷史藥柜、藥廚、中藥炮制器具、中醫診療及適宜技術工具、名醫牌匾、名醫雕塑、重大節日圖片資料、高齡老人養生經驗、中醫藥古代典籍等,增強了中醫藥文化傳播真實性、生動性、科學性。

        勵志教育。中醫藥博物館(文化展廳)內容相對固定,同時也在不斷更新完善。比如,隨著館陶縣中醫院30多年的發展,歷年醫療服務性收入變化用圖表表現出來,年收入對比、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對比、醫療用房面積對比、醫護人員數對比、大型設備數額對比等,讓參觀者一目了然,增強宣傳實效。

        拓展宣傳。館陶縣中醫院在利用好中醫藥博物館(文化展廳)弘揚中醫藥文化宣傳主陣地作用同時,還注重拓展延伸中醫院整體中醫藥文化氛圍,實現中醫藥文化宣傳效果的最大化。中醫院從整體布局上突出中醫藥文化特色,重點打造了“一廊”即治未病文化長廊,“二區”即傳統療法區、養生體驗區,“三館”即中醫藥博物館、中草藥展館、中醫藥文化館,“四園”即五行養生公園、妙手回春園、懸壺濟世園、譽滿杏林園,展示中醫藥特色魅力,成為中醫藥文化傳播和服務體驗為主的中醫藥旅游基地。2018年7月,館陶縣中醫院被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為“河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參觀者可以參觀以上中醫藥文化宣傳點,接受中醫藥文化熏陶教育。可聽、可看、可感、可觸,動靜結合,很受參觀者歡迎。

        總之,發揮好縣級醫院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文化展廳)功能作用,有利于向中小學生及全民普及中醫藥文化,對推進新時代中醫藥文化傳播發展意義重大,對促進中醫院職工增強家園意識也有幫助,為醫院長遠健康發展提供文化支持。這是辦好陣地、文化舉旗、引領發展的好形式。(孫長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