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可使磁共振成像清晰兩至三倍

        《中國科學報》 2021-09-18 12:00:06

        “超材料”磁共振線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供圖

        磁共振成像(MRI)作為高端影像檢查項目之一,具有無創無害、對比參數多、組織分辨率高和圖像清晰等優勢,廣泛應用于全身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骨骼肌肉疾病的診斷和早期篩查。

        最近,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放射診斷科教授鄭卓肇團隊與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趙乾及教授孟永鋼團隊、材料學院教授周濟團隊密切合作,運用“超材料”打造出國際領先的臨床實用型磁共振線圈,可提升圖像信噪比2~3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先進材料》。

        “超材料”是人工合成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在1.5T場強機型中,經動物和人體試驗,“超材料”線圈所得圖像的信噪比是傳統表面線圈的2~3倍,不僅可輔助醫生診斷病變,還可幫助醫生發現更小更早的病變,同時縮短了磁共振檢查時間,提升檢查舒適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超材料磁共振線圈為智能、無線、無源、頻率可調的工作模式,使用時無需改變磁共振機的任何設置,可通用于市面上不同廠家的磁共振機,且可拓展用于3.0T場強機型。

        據研究人員介紹,此款新型“超材料”磁共振線圈取得了多項研究突破。首先,團隊首創圓柱形超材料構型,解決了超材料磁場增強不均的難題;其次,團隊創新性提出了部分調諧諧振模態控制思想,解決了超材料干擾射頻發射場的難題;最后,該科研項目完成了臨床系列測試,驗證了該超材料線圈的臨床適用性。

        業內人士表示,該項技術不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磁共振圖像信噪比提升方法,也為磁共振線圈的更新換代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對提高我國高端醫學影像技術的國際競爭力具有積極意義。(韓冬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