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力量,讓每個人擁抱數字未來——2021世界計算大會觀察

        新華社 2021-09-18 21:15:06

        新華社長沙9月18日電 題:計算力量,讓每個人擁抱數字未來——2021世界計算大會觀察

        新華社記者謝櫻、劉芳洲

        計算技術不斷進步,計算力量將如何引領數字未來?記者從正在湖南長沙舉行的2021世界計算大會上了解到,計算能力快速提升、算法不斷演進以及大數據迅猛增長,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開啟新的智能時代。

        算力促進生產力

        系統接單后,生產線立即忙碌起來:自動開松包、自動沖芯、自動繡花、自動裁剪……從投入原材料到制成棉被成品,僅需幾分鐘。

        在湖南夢潔家紡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生產線上,由算力控制的“機器手”是主角。偌大的車間,只有幾名工人。生產一套四件套床品,只需15分鐘。

        這家企業的供應鏈總經理但濤說,是算力驅動了傳統產業升級,進入智能制造時代。智能制造讓高端床品生產效率提高113%,運營成本降低41%,產品升級周期縮短45%,產品不良品率降低50%。

        在長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只是眨眼的工夫,一臺機械臂已完成3個生產環節,平均1分鐘就有6只輪轂下線。

        在這里,輪轂X光“體檢”已實現全自動化:毛坯輪轂被送到“缺陷識別工作站”,接受X光掃描。毛坯輪轂經檢驗達到“健康”標準,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否則將回爐重造。

        “目前我們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已超過90%。”長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總監伍友兵說。

        近年來,我國計算產業展示出強大的創新活力,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2020年,我國計算產業規模占信息產業的比重接近30%,支撐作用日益凸顯。以計算為主體的人工智能、車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推動制造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說。

        “千里眼”“順風耳”織就安全網

        岳麓山下,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天河一號”主機系統和數百臺服務器正高負荷運行。300個高性能計算節點、36000個計算核心,為疫情防控提供不間斷高性能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支持。

        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總工程師、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唐卓告訴記者,超級計算機為第一時間尋找密切接觸人群發揮了重要作用。

        算力也在為保護生命安全發揮作用。今年5月14日午休時間,湖南懷化市和辰溪縣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突然收到隱患點普適化監測設備發出的紅色警報,指揮部辦公室立即采取措施,將直接受到威脅的辰溪縣辰陽鎮王家坪村37戶、97名村民及時安全撤離。

        及時預警背后,是更強算力的支撐。目前,湖南省在14個市州設有1170處地質災害隱患普適性監測預警項目,山體、河流的輕微變化都難逃它們的 “千里眼”“順風耳”。

        萬物智能將突破想象邊界

        在長沙市的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育種選種不再只是年復一年種試驗田、等待結果。如今,依靠一臺臺不停運算的高性能計算機,搭建生物種業超算大平臺,就能實現智能化育種,效率大大提高。

        “雜交水稻的本質,就是要在‘茫茫稻海’中找到最優的那一組配對,而大數據、云計算和分子技術等先進手段,會大幅縮減配對時間,還能提供更加精準的決策參考。”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吳俊說。

        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已滲透到人類生產生活的諸多領域,成為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認為,數字孿生賦予城市實現智慧化的重要設施和基礎能力。基于數字化標識、自動化感知、網絡化連接、智能化控制、平臺化服務等強大技術能力,將實現數字技術驅動下城市信息化從量變走向質變,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精準質控管理。

        以計算驅動的萬物智能未來圖景令人向往,也在不斷超越人類的想象力。專家認為,在不久的將來,計算通信與物理實體緊密結合,會給未來社會生活帶來巨大便利。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正深刻改變這個世界的生產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政務服務、社會服務都需要人工智能。人類社會正進入到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萬物智能互聯時代。”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