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團圓的日子,如今通過互聯網科技服務,讓分隔兩地的家人也可以充分表達愛意。近日,美團跑腿發布數據,中秋節期間的異地訂單同比增幅達73.9%,其中教老人使用智能設備的跑腿訂單增長121.43%。對此,央視《新聞聯播》指出,隨著互聯網科技日益發展,跑腿等互聯網新業態,正逐漸豐富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新聞聯播》的報道指出,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中秋,一些遠在異鄉的子女用新方式表達孝心,為父母下一個訂單,送中秋大餐、送時令水果,其中特別的還有送服務,中秋期間,這樣的異地訂單量翻倍增長,在北京,為老人提供家政服務、智能家居家電安裝等的跑腿服務最受歡迎。
數字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家人即便分隔兩地也能夠以其他的方式表達關心。在外地工作的沈女士今年中秋沒能回家,她通過跑腿服務為在北京的父母點了他們最愛吃的老字號餐廳的中秋套餐。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照顧家里老人,沈女士還找跑腿小哥幫忙安裝了按摩椅和家用攝像頭,并請跑腿小哥教會老人家如何使用,“我爸腿腳不好,按摩椅可以讓他好好放松,加上他們畢竟年紀大了,裝個攝像頭在家,我在外可以隨時看到他們的情況會更安心。我工作忙沒辦法時時在父母身邊,但好在可以通過跑腿遠程地為爸媽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問題。”
據悉,隨著跑腿業務的普及,人們對異地訂單的需求大增,尤其節日期間,異地訂單量明顯增長。該平臺的數據顯示,中秋節期間的異地訂單同比增幅達73.9%。與此同時,在城市化發展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助老訂單涌現,訂單數同比增長15.1%,其中給老人送生活用品、為老人送飯送藥、給老人提供日常服務等需求猛增,而教老人使用智能設備的跑腿訂單更是增長121.43%。
這些訂單充滿著溫情——“中秋沒辦法回家,麻煩小哥教我家老人學會用手機跟孩子視頻”、“幫忙調試網絡電視,教會老人開機選臺,太謝謝了,爸媽不懂用干著急”。通過跑腿服務所催生的“孝心單”,不僅讓家里父母過上更方便的生活,更能幫助異地子女表達心意、寄托思念,解決子女晚輩因工作繁忙、距離阻礙無法時刻陪伴在老人身邊的難題。(科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