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船的模塊化建造主要有兩種,一是先進行模塊化設計,將艦艇的各系統和裝備,設計成可供選擇的模塊,然后按照用戶的需求進行裝配;二是分段建造,將船體分為幾個分段,在車間內進行建造和預舾裝,然后在船塢里拼接合攏。
20世紀70年代,德國成功在艦艇建造中采用了模塊化設計技術,研制成梅科級護衛艦,開創了艦艇設計的新紀元。模塊化設計就像“搭積木”,首先將不同型號的艦炮、導彈發射裝置、動力系統、探測系統等分別設計成一個個獨立模塊,然后根據用戶的要求,靈活選擇,在不同大小的船體上組合這些模塊,用戶可根據各自需求和財力,選擇高配或低配。
梅科級可以說是護衛艦建造的一個成功案例,其最大特點是采用模塊化設計和開放式體系結構,開創了艦艇建造的新的模式。MEKO是德語“多用途標準護衛艦概念”的縮略語。自從1981年為尼日利亞海軍建造的第一艘阿拉度級護衛艦服役以來,已經發展了近20個衍生型號,約60艘護衛艦,出口10多個國家。
梅科級護衛艦大體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最初設計的MEKO 360型及其縮小版MEKO 200型。MEKO 360型有6個武器模塊、9個電子設備模塊和9個基座構成,艦首A炮位裝1座127毫米艦炮,另外還有4座“布萊達”40毫米機關炮和點防御艦空導彈,另有8枚“飛魚”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搭載1架直升機。
第二類是德國海軍裝備的F-123、F-124型護衛艦,外形雖與梅科級護衛艦有差異,但設計手法是相同的。
第三類是梅科A型,分為A200型和A100型,A200型衍生于200型,采用了全新的設計,外形的隱身性能更好,采用長船首樓船型,更新了電子設備。A200型又分防空型和反潛型,防空型裝備SPY-1F雷達或荷蘭的APAR相控陣雷達。A100型是A200型的縮小版,裝備16單元Mk-41垂直發射裝置,因上層建筑體積小,所以不裝相控陣雷達。
第四類是梅科D和梅科X型,是2000年以后推出的新產品。D型是A200型的改進型,D型護衛艦采用更前衛的設計,具備更好的隱身性和適航性,抗沖擊能力更強,艦內空間更大,并擴大了直升機甲板,采用雙上層建筑的布置,裝有相控陣雷達,8單元或16單元垂直發射裝置,1座八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X型在D型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的改進,以適應未來網絡中心戰的要求。排水量8000噸,采用了現代化綜合桅桿技術,去掉了以前的各類天線罩,全部采用平板型設計,各種天線集成在上層建筑上面。裝備96單元的垂直發射裝置,防空能力進一步增強,并具備彈道導彈防御能力。
出品:科普中國
科學顧問:侯建軍
監制:戰釗 宋雅娟
制片:金赫
策劃:趙清建
攝像:小鵬
剪輯:珞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