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關節炎日:你的關節“炎”重嗎?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1-10-12 09:45:07

        愛護關節 防止疾病致殘

        今天(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據統計,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會患上關節炎。世界關節炎日設立的目的就是提醒人們,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疾病致殘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骨科康復中心主任楊華清:人體有很多的關節,大大小小的關節,一百多個,有命名的78個,我們有脊柱的關節,有四肢的,手的小關節,這些關節發生炎癥的反應我們統稱為關節炎。

        關節炎以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等為特征,不同病因的關節炎在人群中的流行程度不同。骨關節炎好發于中老年人群,65歲以上人群中50%患有不同程度關節炎。女性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概率是男性的3倍,35-50歲是該病的好發年齡段。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魯世保:有很多疾病就會造成關節炎,包括我們通常所說的這種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有我們勞累勞損,退行性的骨關節炎,是老化造成的,另外還有這種創傷以后的關節炎,是由創傷,比如說關節骨折會引起的這個關節炎,還有感染引起的關節炎。

        醫務人員提示,人們常常將關節炎視作老年病,其實,所有年齡段的人,甚至包括兒童都有可能罹患此病。有關資料顯示,關節炎在我國的總發病率約為13%,所以應該引起所有人群的重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骨科康復中心主任楊華清:如果你的腿,出現了活動不便利了,或者出現明顯的疼痛了,或者早晨起來出現晨僵的現象了,這時候可能就是關節炎的表現了。

        預防要改變不良習慣

        醫務人員指出,關節炎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發病率極高。

        近年來,關節炎在我國發病率年輕化趨勢明顯,這與年輕人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有著密切關系。

        不良習慣包括:

        1.不注意保暖,秋冬時節穿短裙、在冷風中露腳踝等,易導致滑膜炎、膝關節炎等。

        2.常穿高跟鞋,導致膝關節磨損。

        3.缺乏鍛煉,骨骼、關節、肌肉強度不夠。

        4.運動不當造成損傷,無節制登山導致軟骨過度磨損。

        5.青少年長時間伏案寫作業,脊柱壓力大,過早引發關節勞損等。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魯世保:我們任何的不良習慣造成關節軟骨的損傷,就會產生關節炎,比如說我們爬山,還有著涼,因為著涼以后會產生關節的炎性反應,也會產生關節炎;股四頭肌如果是特別薄弱的話,它對關節的保護就減小了,會引起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

        適當肌肉鍛煉 可減輕關節癥狀

        由于關節炎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以緩解疼痛外,更重要的在于病患關節的日常康復。

        物理按摩有助于增強患者的肌力,改善關節活動范圍。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按摩最好由專科醫生進行操作。

        盡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磨損,如膝、踝關節的關節炎患者平日要盡量避免上、下樓梯,長時間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遠途跋涉等較劇烈的對關節有損傷的運動。

        最好穿松軟、鞋底有彈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閑鞋,這樣可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沖擊,減輕關節的磨損。

        適當的肌肉鍛煉,使肌肉運動協調和肌力增強,這樣可減輕關節癥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骨科康復中心主任楊華清:就是增強我們說的大腿,也就是前面的股四頭肌的力量,我們一般可以進行蹲馬步,年齡大的呢,可以靠著墻蹲馬步,這樣有利于鍛煉你的股四頭肌。肌肉有力量了,對骨骼就起到保護和治療的作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