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孤獨癥早期篩查AI數字診療系統發布

        光明網 2021-10-13 22:15:08

        光明網訊 10月13日,國內首個孤獨癥早期篩查系統“孤獨癥譜系障礙篩查與輔助診斷系統”在京發布,該系統是一款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北京正在關懷科技有限公司(恩啟科技)聯合研發的AI數字診療系統。

        當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王剛、兒科副主任醫師陳旭,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邵磊、孤獨癥項目學術負責人徐紫薇,北京正在關懷科技有限公司(恩啟科技)CEO王偉、副總裁吳佳睿出席發布儀式。

        據悉,該系統基于圖像、音視頻中的人臉和人體行為AI檢測比對技術,根據中華醫學會《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早期識別篩查和早期干預專家共識》中的5種孤獨癥預警行為特征:“不(少)看”、“不(少)應”、“不(少)指”、“不(少)語”、“不當”的行為的定位、屬性識別和比對分析,生成早期風險篩查報告,幫助醫療專業人員開展快速精準的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篩查及診斷,降低早期篩查成本,助力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全流程管理,有效提升康復干預效果。

        本產品是國內科研院所在數字醫療領域的重大科研成果之一,合作三方充分發揮各自在醫療、科研、康復和數字化建設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搭建孤獨癥(自閉癥)早期篩查網絡,在AI應用、數字醫療、家庭康復等方面開展了深度研究與科研轉化,并促進臨床應用,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孤獨癥譜系障礙(自閉癥)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主要具有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狹隘及行為刻板重復兩大類核心癥狀。多項研究結果顯示,早期干預對孤獨癥兒童成長過程中的行為、認知和情緒方面的改善及提高有顯著效果。準確地說,孤獨癥患兒是否得到了及時的早期干預,是干預效果是否顯著的關鍵性因素。

        目前,國內還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早期篩查體系,兒童精神科醫生數量尚不足500人,面對在21世紀患病率增速最快的疾病之一,這一配比率遠遠無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但孤獨癥又是最有希望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彌補醫療資源短缺與分布不均的疾病,通過數字醫療快速構建基層醫療的篩查體系,能夠為兒科臨床及兒科保健工作提供有效數據參考依據。

        據介紹,本系統已啟動大規模、多中心臨床研究,研究的成功將為孤獨癥的早期篩查和診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開展孤獨癥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兒童健康保健普篩提供技術支持。北京安定醫院在創建智慧醫院的同時,一直致力于創新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工作,以技術支持促進臨床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長期致力于借助先進的計算機圖像分析、人工智能、人機交互、互聯網、物聯網及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挖掘醫院、社區和家庭的資源和價值,多層次多角度考察面向孤獨癥群體的無障礙社會服務。北京正在關懷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孤獨癥康復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社會性企業,致力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推動孤獨癥兒童康復行業專業能力全面提升,推動行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未來,北京安定醫院、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北京正在關懷科技有限公司將繼續積極開展跨學科科研合作,推進“數字醫療”“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研究成果的落地。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為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創新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利條件,不斷推動醫院診療技術、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邁向新臺階。(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