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年4月《反食品浪費法》的頒布實施和綠色消費觀念的普及,購買臨期食品逐漸成為一種新風尚。但目前,我國對臨期食品的管理還沒有統一標準,消費者普遍反映購買臨期食品存在一定的后顧之憂。針對這一越來越突出的民生訴求和未有成熟借鑒經驗的管理難題,蘇州市相城區積極響應“兩在兩同”號召,由區市場監管局牽頭對全區食品生產、銷售單位及部分消費者進行了全面摸排調研。
調研發現,轄區部分大型超市為加快處理臨期食品,自發設置有臨期食品貨柜,但提示不醒目、銷售效果不佳;生產企業也會對臨時食品加強促銷,但未形成有效機制、存在浪費現象;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期待相城有安全可靠的臨時食品購買渠道。
在掌握了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相城區在全市率先實行“臨期食品專柜(區)”退銷模式。該模式要求生產企業和超市每日對上架食品過期、變質等情況自查,分揀過期食品至獨立貯存區域,設置“臨保期商品區”指示牌,建立過期食品銷毀、處置臺賬,采取促銷、內供等方式減少食品浪費。目前已在1家生產企業、1家大型超市先行先試設立“臨保期食品專區(柜)”,省、市、區各級媒體平臺對這項創新舉措進行了宣傳報道。
轄區陸慕大潤發和津津長發食品負責人表示,這一舉措為企業依法合規管理和處置臨期食品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依據,一方面拓寬了銷售渠道,一方面也有效減少了食品浪費;消費者普遍表示,有了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今后購買臨期食品更加放心,獲得了價格打折而美味不打折的消費體驗。(相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