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數字經濟推動就業的巨大潛力

        經濟參考報 2021-10-27 01:00:13

        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提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數字經濟發展蘊含著擴就業總量、優就業結構、提就業質量的巨大潛力,可以為廣大勞動者提供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數字經濟推動就業潛力巨大。首先,數字經濟作為集聚創新要素最多、應用前景最廣、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創新領域,能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創造更充分就業容量。一方面,提升勞動生產率強化就業吸納能力;另一方面,培育新動能創造新興崗位新需求。既包括技術發展催生的技術密集型崗位,也包括產業數字化轉型中釋放出的新就業形態創造的新就業崗位。

        其次,數字經濟創造更公平的就業機會。數字經濟可以推進不同群體的就業增收,有力提升社會發展普惠性。數字經濟發展不僅創造了大量包容性靈活性崗位,大大降低了對于從業者工作時間、地點、技能的約束,降低了就業門檻;而且通過行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生產效率的全面提升,有力地提升了從業者勞動報酬水平。既讓高技能人才實現了知識的高效價值轉換,也讓農民工、去產能工人等享受到更為充分的勞動回報。

        再次,數字經濟創造更持久的就業能力。數字經濟的發展,不僅為人們增加短期就業機會,而且提升了人們的資源可得性,使其能夠通過在線化、便捷化的方式獲取訂單、接受培訓、對接資源等,提升長期能力。如農民群體通過電商、在線旅游等渠道,展現并宣傳本地的特色商品及自然文化資源,帶動了鄉村旅游、餐飲及民宿等產業的發展。從平臺角度看,出于服務供給穩定性、質量性的要求,也會建立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與職業晉升體系,推動人力資本的長期提升。

        同時,數字經濟促就業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勞動制度創新亟待推進,數字經濟帶來的就業替代風險和結構性失業問題。

        未來,要進一步釋放數字經濟拉動就業的巨大潛力,以高質量發展帶動高質量就業,以高質量就業支撐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數字經濟就業制度體系。推動實現全體勞動者應保盡保。一方面推動制度創新,探索完善“第三類勞動者”的身份認定機制,健全適合新就業形態勞動用工特點的制度體系。另一方面推進多元共治,發揮政府引領作用,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將勞動者權益保障納入數字經濟協同治理體系。

        二是要在更高質量發展中推進更充分就業。數字經濟雖然會對部分低技能崗位構成替代作用,但會在更高價值鏈釋放更多新崗位,應加快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培訓鏈創新融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與崗位人才供給適配互促。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延伸和升級,開展高素質農民和家庭農場培育行動,在鄉村振興中帶領農民共同致富;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在推進產業鏈延鏈強鏈中打造就業新增長點。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在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中進一步釋放就業吸納潛力。

        三是推動勞動者技能結構數字化升級。加快培養滿足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術知識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推動數字經濟人才供給結構優化。一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為導向,構建跨領域、跨學科、跨平臺的學科格局;二是推動職業教育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院校布局、專業安排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三是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打造公共學習平臺,開發“數字通識課程”,以全民數字素養的有效提升支撐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關樂寧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

        關鍵詞: 釋放 數字 經濟 推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