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田曉航)孩子不愛喝水,讓很多家長撓頭。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慧、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2015級在讀博士生吳丹寧提示,正確培養孩子喝水的習慣,家長要避開五大誤區。
只在口渴時才大量喝水?當孩子感到口渴時,水分丟失量可達體重的2%至5%,身體已處于慢性缺水狀態。缺水將導致血液濃縮、血容量下降,進一步發展會造成細胞脫水,引起食欲降低、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等癥狀。長期缺水更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因此,家長可通過小游戲、語言誘導、更換孩子喜歡的水杯等方法,引導孩子定時、定量喝水。
多喝水能排毒?強迫孩子喝過多的水不僅會占據胃容量,影響孩子食欲,長此以往可能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當攝入水分過多,超過腎臟排出的能力,還會導致孩子體內電解質紊亂。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人每日推薦飲水量應達到1500至1700毫升,而孩子所需飲水量則因年齡、飲食結構、生活氣候、日常活動量等不同有較大差異。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是否會口渴、小便量和顏色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指導孩子喝水。
只喝純凈水會營養不足?其實,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和鈣、鎂等礦物質主要來源于食物。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對水中的礦物質含量沒有提出要求。無論是白開水、純凈水還是礦泉水,只要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都可以滿足補充水分的需求。
喝牛奶、鮮榨果汁可以代替喝水?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糖,牛奶中鈣、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都很高。大量飲用這些飲品會影響孩子的食欲,使孩子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喜歡喝白開水,更會造成過多的能量攝入,而多余的能量是引起兒童肥胖、糖尿病的元兇。此外,大量飲用牛奶時,過量的蛋白質會影響鈣的吸收。
吃飯時多喝水可以助消化?由于孩子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全,大量的水會稀釋胃酸,導致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也會影響胃的蠕動,甚至可能誘發腸胃炎。吃飯時喝水還可能導致咀嚼不充分,唾液分泌減少,不利于胃腸的消化吸收。因此,孩子在吃飯前后和吃飯過程中都不宜大量喝水,應在飯前半小時或飯后兩小時喝水。感覺口渴或噎食時可以適當飲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