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種有10畝茶葉,快到冬天了,得好好護理。今年夏茶價格很穩定,一直保持在每斤12元至18元之間。”10月26日,在海拔600多米的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布央村仙人山茶園里,正在修剪護理茶樹的茶農吳明德喜不自禁,“我們茶農蠻有奔頭。”
三江百里侗鄉茶葉產業蓬勃發展,綠色產業圖景越來越壯麗。今年以來,三江茶葉價格平穩。據統計,截至9月30日,全縣干茶產量16256噸,產值19億元,同比增長13.5%和20%,全縣7萬戶農民人均茶葉收入達4585元。
近年來,三江實施“三江早春茶,敢為天下先”三年品牌推廣打造工程,進一步促進茶葉產業提質增效,有力帶動了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把產業發展擺在重要位置,發揮生態優勢,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吳雙蘭介紹,今年全縣20萬畝茶園中,采摘面積達19萬畝,其中茶園綠色認證面積達13.78萬畝,茶葉產量、品質均大幅提升。外地到三江采購茶葉的客商增多,茶葉價格相應提高,茶農生產積極性更高。
三江大力發展有機茶園基地,加強茶園管護培訓與技術指導,邀請國內茶葉界知名專家到本地舉辦茶園管護培訓班,培養茶園植保員,并經常安排本縣茶葉技術員下沉到鄉村、企業開展茶園管理培訓,全面提高茶農的茶園管理技術水平,促使茶葉產量、質量同步提升,成為保障夏茶價格平穩的主要因素。
該縣茶葉加工正邁上精深化規模化的快車道。記者在八江鎮三團村的大型茶葉加工廠看到,占地40多畝的廠區,設有紅茶和綠茶加工區、日光萎凋車間、茶文化體驗區、茶青交易市場,已經實現半智能化生產。工廠通過國有平臺公司、茶葉龍頭企業、村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共同運作,形成可持續性發展的產業鏈和利益共同體。該縣建設的南站茶葉生態工業園,由政府平臺公司建設標準廠房出租給三江春等規模企業使用。通過掛牌轉讓土地給布央、仙池、侗興源等企業,園區企業建設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園區年產茶達4000噸,產值8億元。
侗鄉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也帶動了本土人才的回流。10月26日上午,回鄉創業的布央村女大學生吳遠秀告訴記者,該村100多名青年都留在村里從事跟茶產業有關的工作,管理茶園、種植銷售茶苗、加工茶葉,個個都干得風生水起,“年輕人才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諶貽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