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時代如何實現動態控制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2021-11-08 15:15:27

        動態控制,是指在信息化作戰實施過程中,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人員,基于網絡信息體系同步感知戰場態勢,根據戰場變況及時精準地對作戰單元、作戰要素實施發令調度。

        在理解內涵中把準動態控制的主要動因

        動態控制突出強調“隨機”性。主要體現指揮員在信息化戰場快速變化過程中,能夠實時或近實時地對作戰單元、作戰要素實施高效控制,實現以快制慢,始終占據敵對雙方OODA對抗的主動權。動態控制的實現主要得益于指揮環境的改善,尤其是指揮手段的變革。隨著網絡信息體系作戰運用,指揮員的“指揮觸角”延伸得更遠,上下級、左右鄰之間的信息流轉發送更為快捷,感知戰場態勢的能力得到較大提高,完全有條件實施基于實時的控制方式。當然,傳統的控制方式并沒有過時,在作戰實施過程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實施動態控制實質是對傳統控制方式的靈活運用,它只是在控制時效性上體現了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軍事特質。(一)網絡化信息系統提供了物質支撐信息化作戰的物質基礎是完善的網絡系統,正是通過戰場上一張張“網”的支撐作用,為指揮員實施動態控制提供了條件。所謂網絡支撐,是指作戰部隊依托由戰術互聯網、機動衛星通信系統、數據鏈等構成的聯合戰術通信系統,支持作戰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作戰部隊的整體聯網。網絡支撐是信息化作戰的新質平臺。網絡不但提供了諸軍兵種間信息共享,而且也是發展環境感知和對環境理解的重要工具。通過信息化網絡,能夠提升部隊信息交互能力、提高部隊作戰反應速度、聚合部隊一體作戰力量,這種條件下,指揮員就可以對部隊的作戰行動實施動態精確的控制。(二)實時共享戰場信息提供了可靠保證信息是指揮員組織指揮活動的先決條件,沒有可靠的信息來源,處于機動指揮過程中的指揮員無異于變成了“聾子”和“啞巴”。信息化作戰中,網絡能夠把戰場上的武器平臺、各軍兵種(部隊)和單兵與戰場傳感器、各級指揮機構和人員連接起來,并對情報信息融合處理環境產生了影響,共享戰場信息成為可能。所謂信息共享,是指部隊各級各類實體在作戰全過程中,在一體化網絡的支撐下,依托指揮控制系統,通過適時更新的通用戰場態勢圖,實現敵情、我情、戰場環境、作戰意圖和空中管制等相關信息的按需共享。這種條件下,可以將情報成果按需共享分發,使不同指揮員按照權限就能通過網絡傳輸系統快速調閱、查詢、獲取各類情報信息,確保對戰場態勢的共同感知,因而可以對部隊的作戰行動實施動態精確的控制。(三)實施分布指揮提供了方法手段網絡信息體系的實踐運用,促進了作戰指揮進程由以“計劃”為中心向以“行動”為中心轉變,打破了傳統的程式化組織指揮模式,分布指揮凸顯信息化作戰舞臺。所謂分布指揮,是指部隊諸指揮要素、指揮單元和指揮機構,依托一體化網絡、移動指揮平臺和通用戰場態勢圖,在分散配置和機動的狀態下,以網上交互信息為主的方式完成作戰決策、指揮作業等指揮活動的指揮形式。其實質是“集中控制、分散實施”,指揮員可以更加靈活地組織指揮活動。此種條件下,既能提高部隊決策優勢,又能實現部隊同步互動,有效地促進了指揮員對部隊作戰行動實施動態控制。

        在系統運用中找準動態控制的基本方式

        在網絡信息體系支撐下,信息化作戰控制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著眼系統平臺處于正常、半正常和不能正常工作狀態,可劃分為以下三種控制方式。(一)全維直達式控制這是指指揮員依托網絡信息體系,在全面掌握戰場態勢基礎上,能夠實時或近實時地將指令信息直接發布到需要調控的一級或多級作戰單元和作戰要素,可以全面掌控部隊作戰行動的控制方式。這種控制方式,突出強調系統平臺裝配到單件主戰武器平臺,并能有機交鏈,指令信息、情報信息、協同信息、反饋信息等流轉發送順暢,各級各類指揮員通過野戰(固定)等指揮平臺既可以實時了解戰場態勢,又可以實時地指揮到末端,實現戰斗員與指揮員一體化運作。這種條件下,指揮員可以對作戰進展實施全程控制,部隊作戰行動協調有序,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基于信息系統條件下控制活動的全新境地。(二)多維有限式控制這是指指揮員依托網絡信息體系,在局部了解戰場態勢基礎上,能夠實時或近實時地將指令信息有限度地發布到某一級作戰單元和作戰要素(或是局部),實現有限度掌控部隊作戰行動的控制方式。這種控制方式,最能體現戰場實際。信息化作戰中,在對敵方信息系統進行打擊的同時,我方信息系統同樣會遭到敵方打擊,這種對抗并將一直存在,當信息系統被敵方破壞時,指揮信息將難以直達末端,各級各類指揮員運用系統平臺實施指揮控制就不能達到“一竿子”到底,只能是“控制觸角”到哪里,哪里才會有新行動的響應。當然,這種條件下,指揮員對部隊的作戰行動仍然處于可控狀態,作戰行動也是有序的。(三)單極封閉式控制這是指指揮員通過網絡信息體系難以感知戰場態勢、無法了解部隊實際作戰行動時,各作戰單元、作戰要素根據戰前約定規則(計劃),圍繞作戰決心和目標,協調一致地組織指揮各自部隊作戰行動的控制方式。這是一種特殊的控制方式。系統平臺不能正常工作條件下,對部隊的控制活動主要是通過戰前的約定規則(計劃)來進行。根據網絡信息體系效能發揮程度又可分為完全癱瘓、半癱瘓狀態。這種情況下,信息化作戰各作戰單元、作戰要素主要通過傳統指揮手段對作戰行動進行調控,上下級、左右鄰之間難以達成一體化運作,作戰行動是“無序”中的有序。但各級各類指揮機構仍然可以對本級實施控制,只是控制程度很有限,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憑著感覺打”。此種控制與自適應協同作戰又有著本質的區別,后者強調各級各類指揮人員是在對戰場態勢全面了解基礎上,根據協同規則進行的有序作戰行動,強調自主性,目的是追求作戰行動的最高境界。而單極封閉式控制則強調指令性,是各級各類指揮員根據作戰進程,在戰場情況相對封閉的狀態下,圍繞作戰目標,主動控制本級部隊作戰行動,使戰場態勢有利于己方發展。

        在優化流程中把握動態控制的基本步驟

        隨著網絡信息體系的實踐運用,信息化作戰中實施動態控制可以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一)掌控情況實時掌握與控制作戰情況,是動態控制信息化作戰諸軍兵種作戰行動的基礎。信息化作戰行動實施以后,戰場變化多端,需要各級各類指揮員及時掌握戰場最新變化,為督促指導各攻擊群隊按命令和計劃實施作戰行動提供依據。因此,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應密切關注戰場態勢。指揮機關可通過戰場態勢圖,以及各種作戰力量及時反饋的作戰進展和態勢情況,及時分析和綜合判斷,為指揮員提供實時的行動進展和敵我作戰態勢的最新變化,并保持情況掌控的連續性。(二)研判態勢各種情報信息搜集后,及時正確地研判戰場態勢,是實施信息化作戰動態控制的前提。信息化作戰中,網絡信息體系提供的情報信息融合共享功能,為指揮員在機動指揮過程中快速研判態勢提供了條件。指揮員可采取人機結合的方式研判態勢。一方面,對情報信息的重要性及相互關系等因素,可通過人工方式定性分析判斷;另一方面,對作戰行動、指揮與控制等需要從定量的角度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與作用時,可通過數據與模型分析方式來完成,確保判斷結論科學合理。(三)下達指令指揮員應根據戰場情況分析判斷的結論,及時發現作戰計劃中的偏差和各部隊作戰行動的偏差。通過各機動指揮平臺提供的“網上研討室”功能,在指揮網上實施“背靠背”的分布決策,及時研究和調整決心方案,形成新的任務指令并運用指揮信息系統快速下達有關部隊執行。(四)調控行動指揮機關應根據新的作戰指令和指揮員的意圖,結合作戰進程和發展,適時督導、協調部隊行動,落實新的行動計劃,調整行動部署,形成新的整體作戰合力,推動戰局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發展。這個過程中,動態控制諸軍兵種作戰行動,特別要關注主要方向和重要目標上的作戰行動、“軟打擊”與硬打擊行動和作戰階段轉換行動等重要行動的動態控制,抓住控制關鍵,確保控制效果。

        聯合出品:科普中國 光明軍事

        作者:鄒振寧

        關鍵詞: 網絡 信息 時代 如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