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SaaS大爆發:一個行業的黃金時代與價值重估

        光明網 2021-11-08 16:15:26

        1999年,在舊金山的一間小公寓里,俄裔美國人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創立了Salesforce,宣布將成為傳統軟件時代的終結者,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由此誕生。

        馬克·貝尼奧夫曾是甲骨文(Oracle)歷史上最年輕的高級副總裁。他很早就預見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寬帶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無需安裝軟件,只要連上網絡,就可以通過瀏覽器完成使用各類軟件的功能。

        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全球SaaS產業已經成為云計算領域最大的細分市場,并誕生了多家市值千億美元級別的巨頭。其中,11月4日,Salesforce市值首次站上3000億美金。

        在中國,SaaS在近年來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并躋身為最火熱的賽道之一。而這,僅僅是一個超級周期的開端。

        我們有可能誕生與Salesforce比肩的SaaS巨頭嗎?

        萬億市場大爆發

        在全球范圍內,不管之于云計算產業,還是之于企業服務市場,SaaS都站上了C位。

        Gartner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SaaS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021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全球SaaS服務市場規模可達1383億美元。

        據德勤報告,過去十年,全球SaaS產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年復合增速達到25%。截至2020年,全球SaaS市場規模達到1570億美元。

        作為后發者,中國SaaS行業發展迅猛,截至到2020年,我國SaaS市場規模達到29億美元,十年間增幅接近30倍,但在全球SaaS市場的占比不到2%,遠遠落后于我國GDP占全球的比重。

        如果考察SaaS在IT投入的占比,中國SaaS市場發展同樣處于較為初級階段。2020年,美國SaaS占IT投入比重超過5%,同期中國SaaS占整體IT支出的比重僅為1.3%。

        盡管起步晚,但從2016年開始,隨著上云環境日漸成熟,中國SaaS行業的年復合增速率超過50%。尤其在去年疫情以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空前迫切,帶動SaaS行業全面爆發,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重量級玩家與資本跑步入場。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SaaS行業累計發生111起投融資事件,接近去年全年 134 起的水平;融資總金額超過190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和。下半年以來,這股投融資熱潮還在繼續升溫。

        過去這幾天,已經公開的SaaS領域投融資事件就有多起:HR SaaS服務商Moka完成C輪1億美元融資,企業互動學習平臺UMU完成數億元C3輪融資,醫療器械智慧供應鏈企業無境創新獲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恒遠科技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合同管理系統 SaaS 解決方案提供商甄零科技獲近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大幕初啟,中國SaaS行業的黃金時代僅僅開了個頭。

        在德勤看來,對比全球SaaS產業歷史同期,SaaS市場滲透率演進路徑基本一致,我國SaaS產業發展滯后約五年左右,預計未來5-10年將成為國內SaaS市場發展的關鍵時期。

        德勤總結了三大主要驅動因素:其一,中國宏觀經濟走向平穩增長階段,企業對提高運營效率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其二,人口紅利優勢逐步減弱,勞動力成本上升,推動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投入;其三,IT基礎設施愈發完善,信息技術革命逐漸由個人轉向產業領域。

        據《2021中國SaaS市場研究報告》預測,我國SaaS市場容量可達萬億規模,未來五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6%,人工智能、多模一體、移動化和PaaS化,將成為未來SaaS技術路線發展的重要趨勢。

        三類參與方混戰

        剛剛進入黃金時代的中國SaaS行業,正處于群雄并起的階段。

        當前,中國SaaS市場主要包括三類參與方:傳統軟件廠商(例如用友、金蝶、金山辦公)、從C端向B端延伸的互聯網廠商(例如阿里、騰訊、京東)以及新興的獨立型SaaS廠商(例如微盟、有贊、薩摩耶云)。

        在云計算全面興起的背景下,頭部的傳統軟件廠商紛紛向SaaS服務轉型,它們在軟件開發能力和行業大客戶資源方面優勢明顯,其SaaS產品通常以傳統軟件系統為依托,在ERP等傳統軟件云化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互聯網巨頭本身具備流量優勢和資金優勢,更容易通過PaaS平臺模式構建產品生態,不過,面對錯綜復雜的實體產業需求,其對B端的行業場景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往往需要整合獨立型SaaS廠商能力。

        相對而言,獨立型SaaS廠商往往從某些垂直行業起家,或者在背景上源于對某些特定需求痛點的洞察,有著靈活、敏捷、輕量化的特征。由于單個細分賽道的天花板相對偏低,它們在發展成熟之后也會不斷拓展,包括與PaaS服務進行融合,甚至朝著通用型SaaS邁進。

        從近年來的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傳統軟件廠商與互聯網廠商的市場競爭格局相對固化,而獨立型SaaS廠商則生機勃勃,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弄潮兒,并獲得了來自資本市場的認可。

        其中,微盟定位為精準營銷服務提供商,圍繞商業云、營銷云、銷售云,通過去中心化的智慧商業解決方案賦能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2019年1月,微盟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新經濟SaaS第一股”。截至今年6月末,其訂閱解決方案SaaS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159.2%,付費商戶數10.19萬戶,同比增長15.2%。

        有贊前身是口袋通,主要從事零售科技SaaS服務,通過電商云、營銷云、客戶云、零售云、服務云與數據云等六大產品,助力全行業全場景商家的個性化經營。今年上半年,有贊收入8.0億元,同比下滑2.5%,其中訂閱解決方案收入5.1億元,同比增長6.8%。

        薩摩耶云成立時間相對較晚,定位為獨立云服務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深度應用AI決策,自主研發一系列SaaS產品組合及數智薩摩耶云平臺,為各行各業的客戶提供端到端云原生科技解決方案,主要包括金融云解決方案、產業云解決方案、信用云解決方案。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0年來自云服務科技解決方案的收入計,薩摩耶云是中國第三大獨立云服務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年8月,薩摩耶云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此前其主要附屬公司共計進行了7輪融資。

        價值重估進行時

        SaaS行業是美股市場最受矚目的明星板塊之一。

        如今,美國SaaS上市公司超過100家,其中超過百億美金的公司在40家左右,Salesforce、Shopify、Intuit、ServiceNow、Snowflake等巨頭的市值更是達到了千億美金級別。

        從股價表現來看,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美股SaaS公司指數增長676%,幾乎達到同期標普500和道瓊斯漲幅的3倍。美股軟件/SaaS公司的平均PS估值水平,在過去10年增長了4倍。

        鑒于黃金十年的開啟,投資者對中國SaaS板塊充滿了期待。目前行業已經出現了多家估值千億人民幣級別的頭部平臺,估值百億級別的佼佼者更是層出不窮。

        中信證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伴隨全球企業云化、數字化進程持續推進,SaaS仍將是未來5~10年全球科技領域最值得關注的產業方向之一。

        在近期舉行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提到,在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大勢所趨下,SaaS市場規模將保持較快增長,未來每家企業都要采購很多種軟件工具,就像我們每天購買消費品一樣。

        與同時,過去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中國SaaS公司憑借技術優勢與模式創新,逐漸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帶動基本面快速提升,為SaaS板塊的估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以薩摩耶云為例,依靠“決策智能+云服務”的創新商業模式,該公司一方面幫助客戶解決業務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通過高門檻的訂閱模式實現從客戶的盈利中“按效果收費”,另一方面則通過云原生技術和SaaS服務實現快速的、低成本的規模化擴張,進而實現高盈利、高增長。

        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至2020年,薩摩耶云營業收入從4.8億元增長至19.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02.6%;2021年前4個月的收入達到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0.3%。此外,該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復合年增長率為100.6%,今年前4個月的毛利同比增長171.7%。

        最新數據顯示,“數智薩摩云平臺”已連接約7370萬家小微商戶及客戶、50家金融機構、530家不同行業的企業、1470家互聯網平臺及70家數據供應商。薩摩耶云還計劃將技術能力的應用范圍擴展到更多行業和領域,包括互聯網、智慧城市和智慧村莊。

        除了薩摩耶云,我們在微盟、有贊、明源云等SaaS公司身上,也看到了類似的成長曲線——護城河初步形成,而業務邊界在被打破。這一切,正是中國SaaS行業走向枝繁葉茂的縮影。

        屬于中國SaaS板塊的價值重估浪潮已經開始,但也只是開始而已。(艾瑞)

        關鍵詞: 中國 SaaS 爆發 一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