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欲借5G+物聯技術實現阿爾茨海默癥早期識別和干預

        中國新聞網 2021-11-08 17:30:28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記者 陳靜) 5G+物聯技術如何造福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怎樣實現健康老齡化?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川8日對記者說:“我們希望借助5G物聯技術,把已有的中西醫診療技術,通過遠程技術傳遞給每個患者,爭取及早識別、盡早干預。”

        據介紹,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性癡呆”,患者會出現學習認知功能減退、記憶力下降等現象,最終進入癡呆狀態。早期不容易被發現,并且不容易被接受,許多患者都沒有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甚至是待在家里不就診。

        國家工信部和國家衛健委聯合公示了“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上海市中醫老年醫學研究所《基于5G+物聯技術在阿爾茨海默病中醫分期診療和疾病證候大數據管理的示范應用》項目成功入選。

        陳川介紹:“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識別、早期干預非常關鍵。通過5G互聯的阿爾茨海默病遠程診療技術,可以有效實現分期診療,尤其是盡早發現可疑對象,再做進一步檢查,比如功能核磁共振等等,就能確診并及時干預,這樣就有機會讓病情延緩發展,‘停住’甚至有希望能夠‘拉回來’。”

        在當日舉行的大型健康直播節目中,陳川表示,該項目希望利用5G智能物聯技術,將簡單的問卷“送”到患者、家屬、社區醫生或社區工作人員手中,填寫上傳后就能初步作出判斷。“對于懷疑為老年性癡呆的對象,我們會請社區醫生做進一步檢查,包括一些簡單認知功能評定,通過網上傳輸到系統,由專家進一步明確判定對方是否屬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陳川表示,“在這個系統內,不但有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老年醫學研究所的專家,還有上海多家三甲醫院老年病科專家,可以提供分期診療的個體化方案,社區醫生根據專家提供的治療方案為患者實施治療。”

        當下,社會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如何做到健康老齡化?陳川認為,老年人慢性病除了阿爾茨海默病,還有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還有一種大眾所不熟知,但是卻一直潛伏在老年人身邊的情況,稱為“老年衰弱”。他介紹:“衰老是正常的生理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生理功能會慢慢退化。但是,衰弱的老年人生理儲備會進行性下降,導致他的身體易損性增加、抗應激能力變差,很容易造成健康風險。”

        陳川解釋,同樣70歲的老人,兩個人坐在一起,一個人明顯中氣足、精神好;還有一個好像走路就有點慢、臉色有點差,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衰弱。當衰弱達到重度時,就會影響健康壽命。“我們正在研究將中醫五臟虛證的癥狀和西醫的衰弱評估技術融合在一起的衰弱評估模型。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也希望有更先進的測量技術參與其中。”陳川展望道。

        老年人的衰弱往往是下肢的肌力退化最明顯,他提醒,老年人除了散步、走路之外,要有意識地進行下肢肌肉鍛煉,可以減緩衰弱發生。

        “我們應從老年人的角度去看看,使現在的碎片化老齡保健、康養、照護方法形成一個閉環。中醫對老年養生保健有很多好的經驗結合當先進技術、設備進來了以后,就能讓大家切身地感受到它的作用、療效和便捷,整個社會的健康老齡化程度也將越來越高。”陳川表示。(完)

        關鍵詞: 專家 欲借 5G+ 物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