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的人才戰略,既取決于其本身應對行業環境,參與市場競爭,以及落實其一貫發展戰略的需求,也反過來影響著這些需求的實現。這里的影響不僅僅在于實現的快慢,更重要的可能還涉及到是否能夠實現的問題。
尤其是在科技導向的“新IT”數字經濟領域,聯想集團高精尖的硬核人才支撐,自然也是其不斷向前沿、基礎技術進行攻堅,打造堅實的數字經濟技術底座,實現其智能轉型與智能賦能目標的核心因素之一。
前不久,聯想集團提出12000名科技人才招募計劃,或許就是聯想對人才戰略重要性及復雜性進行深刻研討之后提出的一個系統計劃。
應對新環境 新業務重要性更加突出
企業對行業環境的敏感度,是其能否抓住機遇,化解挑戰,保持持續成長的關鍵。對于聯想集團這次大規模人才招聘計劃的提出,我們當然也不能不從這一角度來理解其邏輯,并從而探討其人才使用應有的方向。
近年來,包括IT制造在內的制造業正持續向智能化、服務化轉型。這一方面是制造業本身日益面臨智能轉型、服務轉型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企業主動擁抱這一趨勢,發展數字化新制造帶來的結果。
盡管聯想集團一直以來都被當做單一的PC制造商看待,但實際上,僅就PC這一行業來看,提供智能服務,賦能客戶智能轉型也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潮流。
以聯想集團主要競爭對手中惠普、戴爾兩家企業為例,智能賦能均已升至比PC升級更重要的戰略層面。
今年7月惠普數據工作站發起的“惠普人工智能合作伙伴招募計劃”,就是這一潮流的一個表現。惠普數據科學工作站以其強大計算能力,已為安防、文娛、醫療、零售、汽車等多個領域的AI研究應用提供支持。
戴爾則更是在幾天前舉辦的2021戴爾科技峰會上,明確提出了“未來X數字戰略”,稱將從“未來企業的領導力、未來企業的工作、未來企業的運營”三個維度幫助企業向未來轉型成為數字化的領導者。戴爾還攜手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智能+”交通創新產學研聯盟,雙方計劃重點圍繞5G、邊緣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深入合作。
聯想集團沒有理由對這一趨勢坐視不理。近年來聯想集團持續推進的“新IT”智能轉型,無疑就融合了其應對行業環境的考量。這也意味著,基于智能轉型發展的新業務,在聯想集團長期發展中的戰略重要性正日益突出。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無論是從行業狀況,還是聯想集團自身的發展戰略來看,聚焦新業務研發都將是其大規模人才招聘之后更有必要明確的使用方向。
就這一計劃提出的動機來看,其實也暗含著為新業務提供人才支撐的初衷。
雖然聯想集團并沒有直接點明,但從時間來看,其12000名人才招聘計劃的提出,正處于小米公司5000名工程師擴招計劃被廣泛討論的時候。在此事上,聯想集團或多或少有些不落人后,甚至是為人先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聯想集團和小米兩家公司同為IT企業,也有著不少類似業務,因而從小米集團的人才使用規劃上,我們也可以隱約猜出一些聯想集團的12000名科技人才使用方向。
小米介紹的5000名工程師使用計劃中,涉及10大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發。其中,除相機影像、屏幕顯示、快速充電之外,其余7大領域都與產業智能化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尤其是AI及語音智能交互技術、大數據及云服務技術、信息化及流程管理系統技術和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集成技術等領域,已是眾所周知的產業智能化轉型核心支撐技術,并且與聯想集團智能轉型業務的技術儲備在所涉領域上可謂高度重合。
“為人先”本身就是聯想集團一貫的行事風范和競爭優勢,這從其率先成為“新IT”全要素提供商就能看出。基于此,聯想集團新招的12000名技術人才,無疑也有必要將較大一部分人員重點投入到這些領域的研發中去。
落地智能轉型 新業務已是科研重心
一家企業科技人才的使用方向,除了從應對行業環境的角度之外,也可以從其已有的業務和技術布局情況看出。而顯然,代表智能轉型方向的新業務,也已經是聯想集團科技研發的重心。在2021/2022財年,聯想集團發布的兩份定期報告,都顯示出這樣的情形。
在第一財季報告中,聯想集團表示,其研發支出的增長主要是為了“鞏固長期增長和提高服務業務競爭力”,服務業務成為唯一被明確提出的研發投入支持方向。在其所列出的6個重點研發領域中,也有4個領域明顯與之相關。
這是聯想集團首次在其定期報告中明確轉型業務,尤其是方案服務業務的研發投入核心地位。
半年度財報中,轉型業務在研發投入中的核心地位得到進一步明確。聯想集團表示:“為加快對創新、高利潤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投資,以推動數字化轉型,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48%。”
這也意味著,前文所述聚焦新業務的必要性,事實上已經在聯想集團的研發投入實踐中得到重視。由此反觀這次大規模科技人才招募,為新業務提供技術支撐的目的更加不言而喻。
聚焦新業務,不僅是聯想集團科技人才使用方向的必要選擇,也是與其各個業務板塊技術發展狀況相匹配的合理思路。
在不久前披露的科創板IPO招股說明書中,聯想集團披露的研發項目情況,就為這一觀點提供了佐證。
在三大業務板塊所涉及的研發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出,智能設備集團業務,尤其是PC業務相關的研發項目,無一例外都處于“技術持續優化”的研發狀態中;而與其余業務相關的項目,如云邊協同計算技術、云化數據中心技術方向的項目,則仍有一些處于研發新產品狀態。
這也意味著,占據公司目前業務主體部分的PC,實際上已經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
過分投入到成熟業務,而不能更多地投入到新業務、轉型業務,是企業成長過程中對研發人員分配的大忌。
因此,從與各個業務板塊技術發展狀況相匹配的邏輯來說,聯想集團此次大規模人才招聘,也應該會更聚焦于對新業務的支撐。
綜上,從應對行業環境、參與市場競爭的必要性,和公司發展戰略實施之下已有的研發方向和業務方向來看,聯想集團提出12000人的科技人才招聘計劃,鉚足勁要做的科技研發,都將更多地聚焦于轉型業務。(永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水土流失仍是黃河流域重要生態問題
下一篇:規劃城市綠化不妨“立起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