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的物理課》和開爾文來了場時空對話

        光明網 2021-11-26 21:43:15

        為什么坐飛機總犯困?為什么宇宙中氫元素極多,但大氣中含量較少?11月26日,《張朝陽的物理課》第六期如約而至,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繼續坐鎮搜狐視頻直播間。這次他還特別準備,戴了一頂帽子,稱希望打扮成19世紀數學物理學家、“熱力學之父”開爾文的樣子,和大家講述“溫度的故事”。

        直播中,張朝陽回顧了前五期物理課涉及的現象和公式,包括牛頓定律、波動方程、絕熱指數、單擺運動等,隨即科普兩個關于溫度的概念:第一,溫度決定兩個物體接觸的時候,能量的流向;第二,量度的時候,用自然界熱脹冷縮的刻度來定義溫度t。

        講到“用刻度定義溫度”,根據開爾文的研究成果,張朝陽糾正了一個知識誤區:月球背對太陽的地方,溫度很低,甚至可能達到零下400℃。通過講解,他告訴大家,實際上,溫度是有下限的。物理學家確定的溫度下限就是絕對零度,即零下273.15℃。

        隨后,張朝陽從“經驗”角度推導理想空氣的狀態方程,并介紹了知名化學家、物理學家的觀點。其中查爾斯定律描述壓強隨溫度作線性;蓋·呂薩定律提出,一定質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它的體積跟熱力學溫度成正比;玻意耳定律認為,在定量定溫下,理想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壓強成反比;阿伏加德羅定律稱,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

        建立在幾位學者提出的定律基礎上,張朝陽寫出了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它是描述理想氣體在處于平衡態時,壓強、體積、溫度間關系的狀態方程,可用pV=NKT,或者pV=nRT表示,式中:p為壓強(Pa),V為氣體體積(m3),T為溫度(K),n為氣體的物質的量(mol),R為摩爾氣體常數(也叫普適氣體恒量)。

        (張朝陽使用“直播白板”,推導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從“經驗”導出公式后,張朝陽講解理論、推導公式。通過計算,得到和上述通過“經驗”推導的公式一樣,由此打通了“經驗值”和“理論值”兩條路徑。可以得知,溫度就是分子的平均動能,溫度直接對應于分子的平均動能。當壓縮氣體,就是對氣體做功,能量增加,實際上傳遞到平均的分子上的速度加快了。壓強升高,溫度升高,體積也減小了,這是方程想要表達的。這也是蒸汽機的原理。

        學會了公式,如何應用于現實問題?張朝陽嘗試解決空氣密度如何隨著海拔上升而變化,以及飛機上氧含量的計算。他假定在高度0和高度h時,計算出了兩種高度的空氣密度,得出不同高度下,氧氣密度的公式。并有結論:氧氣含量隨著海拔增加呈指數衰減。海拔升高2000米左右,氧氣含量約減少四分之一。而飛機在加壓加氧的情況下,基本相當于海拔2000米的高度,所以在飛機艙內,氧氣含量減少四分之一。

        最后,張朝陽解釋了地球大氣中氫氣含量較少的原因。首先氫氣輕,衰減慢,爬得高;其次和速度分布有關系,結合麥克斯韋速度分布,氫氣的長尾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地球吸不住它,就“逃離”了地球。

        自11月5日開始,《張朝陽的物理課》已直播六期。據了解,在未來課程中,張朝陽還會探討熱力學。通過設置一個個話題,以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利用物理學解釋生活現象,達到專業人士認可,普通人能聽懂的效果,借此激發科學學習的熱潮。

        關鍵詞: 溫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