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第十八屆京滬杭高科技論壇通過線上直播方式如期舉行。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作主題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立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小曳通過視頻寄語本屆論壇。浙江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武傳宇為大會開幕式致辭。論壇由杭州市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王歆主持。線上觀看總人數近10萬人次。
本次論壇共同探討如何助推京滬杭等地高科技產業數字化生態優勢以及浙江省作為全國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定位,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賦能杭州新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進一步深化浙江院士之家與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的落地區縣服務。
武傳宇在致辭中表示,數字化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最重因子、最快變量、最強動能,以互聯網大數據為基礎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拓展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邊界。當前,浙江省科協以科創中國為品牌,圍繞浙江三大科創高地和415先進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浙江院士之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創新站建設,發起成立科創之江百人會,全力推進浙江數字經濟發展,積極組建學會聯合體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長、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首席教授王建宇作《空間互聯網與商業航天》的主題報告。王建宇院士表示,空間互聯網正在興起,中國已完成近地空間組網的基本規劃,空間互聯網涉及的可回收火箭制造技術、衛星的批量制造技術及空間激光通信技術等核心技術正逐步發展并不斷成熟,同時,空間互聯網的發展推動著航天產業由傳統模式向商業模式不斷演進。
王建宇院士強調,商業航天具有研發周期短、成本數量級式下降、制造模式創新及規模化生產等優點,但也不可忽視其快速發展帶來的可能風險,如資金的導向、用戶風險和現有系統的競爭風險、空間固有資源的競爭風險及航天產品的高技術和特殊質量風險等。
在新制造產業分享板塊,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執行會長、杭州自動化技術研究院院長、杭州數字經濟聯合會會長徐赤教授以《工廠大腦與未來工廠》為題,指出當前未來工廠的建設,面臨系統復雜、人才緊缺、信息孤島、設備統一、時間及資金成本過高等問題。杭州自動化技術研究院研發“標準數據+微服務”架構下的圖快(TOFast)工廠大腦,并首次提出以工廠大腦為核心的放射性結構,采用聯合體模式,協作構建整體生態,解決數據“集中化、本地化、標準化、主權化、價值化、安全化、透明化”七大問題。浙江長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來分享《打造半導體激光芯片核心技術及應用產業鏈》。
最后,圍繞“共建數字中國智庫,加速經濟綠色發展”主題,杭州市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孫玲玲教授、浙江省科技創新創業促進會執行會長曹明富教授、浙江農林大學數字鄉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夏芳博士、杭州自動化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卜琰高工、中軟安人董事長盛麗玲等專家參與交流,為“雙碳”目標下京滬杭科技發展出謀劃策。
本屆論壇由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省院士專家服務中心、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蕭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杭州市院士專家中心、杭州數字經濟聯合會、蕭山區科學技術協會、湘湖高新技術應用研究院聯合承辦。期間還舉行了浙江院士之家聯盟工作會議。(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