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的蘇醒是奇跡嗎?及時治療很重要!

        人民網 2021-12-21 12:08:39

        對大多數人來說,“植物人”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群體,陌生之處在于對他們的狀態缺乏了解,而熟悉之處則在于新聞或電視劇中有時會出現和他們相關的情節。那么真實生活中,“植物人”真的完全沒有意識嗎?他們會在“沉睡”多年后蘇醒并恢復如初嗎?

        慢性意識障礙的三大病因

        從醫學上講,“植物人”其實是患上了慢性意識障礙,指經過各種腦損傷以后,持續昏迷超過四周以上,期間不能與外界形成言語互動、雙向交流、功能性交流的患者。

        導致慢性意識障礙的主要原因分成三大類。一類是外傷,比如車禍、暴力,這類原因占比最高,大致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第二類就是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還有一類為缺氧性腦病導致,比如進行心肺復蘇后腦部缺氧。

        “植物人”并非完全無意識

        慢性意識障礙有不同的病情程度,需要根據患者的意識水平來進行診斷。

        醫學上將慢性意識障礙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植物狀態,一類是微意識狀態。植物狀態下病人昏迷較深,幾乎沒有任何反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特別有效的解決方法;而微意識狀態下,病人的眼睛可以自主睜開,并且如果在病人眼前來回晃動物體,病人的眼球可以跟隨追蹤。如果輕掐病人皮膚或進行一定刺激,病人的肢體也會有微弱反應。

        哪種部位損傷會導致慢性意識障礙?

        雖然目前對于“意識是什么”的回答還處于探索中,但醫學層面認為,人體大腦中有一套專門的神經環路或神經網絡負責主管意識,而上行網狀激活系統是維持意識最基本的神經機制。所以長期昏迷的病人都是因為這個系統遭受嚴重損傷,導致系統關閉或者活動能力下降,使得意識不能維持在正常水平。

        如何診斷慢性意識障礙?

        “植物人”的診斷相對比較困難,對醫師專業性要求較高。因為慢性意識障礙本身的表現五花八門,而且“植物人”的意識是波動性的,這是很重要的特征,所以醫師在診斷中需要根據經驗來判斷患者特別隱蔽的體征,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定。

        對于大眾來說,有一些簡易的方法可供大家判斷,比如觀察病人的眼睛能否能追蹤眼前移動的物體,能否能達到微知狀態。相對來說微知狀態的病人恢復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大部分治療目標也是針對此類人群。

        慢性意識障礙可以治療嗎?

        對于慢性意識障礙的治療,首先要強調及時,但對于“及時”的定義因人而異。比如有的病人在早期還處在比較重的外傷狀態,需要在ICU進行救治,那就需要等待病情穩定后再進行意識上的治療。在慢性意識障礙的治療中有幾個重要的時間點,分別是三個月、六個月和十二個月。三個月以內病人能夠恢復的機會有50%,六個月時概率降到20%,六個月到十二個月時降到10%。

        治療有很多種選擇,一般病人待病情穩定后可以做常規的康復治療,包括床旁的肢體被動運動,家人的親情呼喚等。近幾年也出現了一些神經調控的方式,通過電刺激、磁刺激的方式,直接在患者頭或頸部進行,以加速神經環路的活動。

        總之,“沉睡”的人有蘇醒的希望,只是過程中需要親人付出更多的陪伴和付出。治療“植物人”,表面上看是醫學問題,實際上更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構筑社會保障體系,降低慢性意識障礙患者家屬的負擔。

        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何江弘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