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張辛欣)記者28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發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制造業企業生產效率、產品良品率、能源資源利用率等顯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顯提升。
發展智能制造對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建設數字中國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已由理念普及、試點示范轉向系統創新、深化應用的新階段。但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供給體系適配性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
規劃明確通過“兩步走”,加快推動生產方式變革。一是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二是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規劃提出了2025年三項具體目標,即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基礎支撐更加堅實。
規劃從創新、應用、供給和支撐4個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主要任務。為保障各項任務順利落地落實,部署了智能制造技術攻關行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行動、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行動、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行動、工業軟件突破提升行動、智能制造標準領航行動6個專項行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